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3年我国将多领域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12-29 15:18:26

新华丝路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丁雅雯)今年前10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同比增长14.4%,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政策有哪些看点?业内专家表示,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开放的重点领域,我国将在金融、电信、数据等领域进行开放探索。此外,我国还将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其合法权益。

现代服务业成为开放“新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利用外资政策进行了部署。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并且做了具体部署。在我的印象中,这么浓墨重彩的部署是前所未有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外资企业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比只有3%左右,却创造了五分之二的对外贸易、六分之一的税收收入、将近十分之一的城镇就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展研发,这对于促进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外资工作着墨颇多,包括高水平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国民待遇、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外资企业来华洽商便利化水平、积极引入标志性外资项目等方面。可以说,会议在宏观层面对明年的外资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释放出十分积极的信号。”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说。

郑伟表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中国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吸引更多全球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来华投资。“下一步,我国将依托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在金融、电信、数据等敏感领域进行开放探索,为我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试压试水,积累经验。”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深化国内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认为,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定,二是“主动”对照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在这些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国际先进水平,意味着明年我国将着力于创造制度开放红利,打造有利于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体系,力争形成开放经济发展新优势。

郑伟分析称,在制度型开放方面,明年我国将继续压缩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服务业领域特别管理措施条目,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解决部分服务业外资企业“想来而不能来”的问题;进一步优化《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的鼓励范围,激发企业来华投资的积极性。在提升法治化水平方面,我国将按照在WTO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联合声明倡议谈判、双边投资协定、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相关承诺,提升国内规制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2023年,我国将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升级。继续深化制度型开放举措,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自贸区先试先行,主动与国际自由贸易区域接轨。

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隆国强说,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是对我国营商环境改善的肯定。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要进一步清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负面清单等不相符的政策文件,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壁垒,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二要完善外资企业商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投诉机制,依法依规着力解决企业关心的问题;三要加强外资企业的金融服务,为外资企业更好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创造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郑伟说,在提高便利化水平方面,我国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外资企业的获得感、融入感和归属感;以数字技术优化外资企业来华流程,在企业开办、经营许可、延续变更、注销退出等环节实现“不见面、不求人”,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企业负担。

连平认为,应进一步提升外资外商的服务水平。完善重点外资项目工作服务机制,对外资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快速响应、及时解决。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其相关条例,持续完善配套的规定。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扩大对于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同比增长近四成 内蒙古实际使用外资首季实现“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实际使用外资7.6亿元,同比增长37.3%,高于全国增速48个百分点,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家,内蒙古实际使用外资实现“开门红”。

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

记者4月18日从商务部获悉,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数据显示,1至3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9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