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将在边境8个县建设面向东盟为主的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9-13 10:47:13

新华丝路网南宁9月13日电(记者范超)从12日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东盟)农业投资合作论坛上了解到,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东盟自贸区迈向“钻石十年”,将为农业合作在政策沟通、双向投资合作、建设农业园区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在论坛上致辞时说,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农业合作,并在越南、柬埔寨、印尼、老挝等国家建立了糖料、木薯、蔬菜、水稻、桑蚕、剑麻等生产基地和农业技术试验站。下一步,广西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园区建设,在边境8个县建设面向东盟为主的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就进一步深化、推动广西与东盟的农业合作,张秀隆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农业双向投资。广西欢迎东盟国家和各大企业,围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农机装备制造、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围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到广西投资兴业,共商合作,与广西农业同发展、共壮大。广西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参与东盟各国的农业开发建设,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助力当地民众增收,促进当地减贫和就业。

二是坚持互利互惠,推动农业贸易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互补性强。广西柑桔、马铃薯等水果、蔬菜在东盟很受欢迎,东盟国家的有机大米、热带水果、咖啡等农产品也已成为广西人民餐桌上的重要消费品。广西将努力发挥中国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作用,积极搭建平台,深化和东盟的农业贸易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互惠互利。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农业科技合作。农业合作必须突出科技支撑。近年来,广西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平台,努力建设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所在国和地区广泛受益。今后,广西还将加大建设力度,发挥广西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技术推广等优势,通过在东盟有关国家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为东盟各国提升农作物单产和质量水平作出应有的努力。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打造区域经贸合作典范 共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盟推进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双方扩大务实经贸合作的路径和方向,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国家出口值6.8亿元

记者4月22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出口值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