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将在边境8个县建设面向东盟为主的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9-13 10:47:13

新华丝路网南宁9月13日电(记者范超)从12日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东盟)农业投资合作论坛上了解到,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东盟自贸区迈向“钻石十年”,将为农业合作在政策沟通、双向投资合作、建设农业园区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在论坛上致辞时说,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农业合作,并在越南、柬埔寨、印尼、老挝等国家建立了糖料、木薯、蔬菜、水稻、桑蚕、剑麻等生产基地和农业技术试验站。下一步,广西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园区建设,在边境8个县建设面向东盟为主的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就进一步深化、推动广西与东盟的农业合作,张秀隆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农业双向投资。广西欢迎东盟国家和各大企业,围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农机装备制造、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围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到广西投资兴业,共商合作,与广西农业同发展、共壮大。广西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参与东盟各国的农业开发建设,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助力当地民众增收,促进当地减贫和就业。

二是坚持互利互惠,推动农业贸易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互补性强。广西柑桔、马铃薯等水果、蔬菜在东盟很受欢迎,东盟国家的有机大米、热带水果、咖啡等农产品也已成为广西人民餐桌上的重要消费品。广西将努力发挥中国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作用,积极搭建平台,深化和东盟的农业贸易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互惠互利。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农业科技合作。农业合作必须突出科技支撑。近年来,广西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平台,努力建设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所在国和地区广泛受益。今后,广西还将加大建设力度,发挥广西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技术推广等优势,通过在东盟有关国家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为东盟各国提升农作物单产和质量水平作出应有的努力。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造农业合作“升级版”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日前在天津举办。本届农交会国际展区汇聚了来自五大洲19个国家和地区的66家企业,包括泰国、巴西、意大利、马来西亚、新西兰、乌干达等,展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