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宁市金融办:“扶社贷”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12-16 10:55:31

西宁市实施“三乡工程”以来,西宁市金融办结合西宁实际,按照“金融牵头、财政撬动、产业推动、合作社带动”的原则,创新推出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金融产品——“扶社贷”。

“扶社贷”充分利用青海省农担体系成熟机制和青海省、西宁市优惠政策,可为农民合作社提供最高额度300万元的贷款,有力支持了合作社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了政银担联动机制,为金融创新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打下良好开端。

2021年1月,西宁市湟源县湟源海珍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出“扶社贷”申请,青海农担湟源分公司和湟源农商行快速响应,得知客户无有效抵押物且征信因经营不善略有瑕疵后,忽略征信瑕疵,将购房合同纳入反担保范围,解决了客户因无有效抵押物而产生的融资难问题,短短10天就办理完相关手续,为其提供了金额50万元期限1年的贷款,有效地解决了客户的春耕生产资金需求。2022年初,湟源海珍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前还款。

西宁市金融办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扶社贷”作为一款普惠金融产品,具有“线上线下相结合、审批更便捷、担保门槛低、贷款期限长、循环可持续”等特点,最大限度降低了信贷成本。以湟源海珍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50万一年期贷款客户享受贴息贴费金额合计2.65万元,其中省农担公司贴息贴费2.1万元,市财政贴息0.55万元,客户综合融资成本不到1.9%,极大程度缓解了客户融资贵难题。

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30日,“扶社贷”已与9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累计为全市五区二县270家农民合作社提供“扶社贷”担保贷款14564万元。

相关推荐
财经聚焦|迈向更高能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速建设

在中央金融委员会6月18日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后,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能级持续提升。

财经深一度丨金融管理部门缘何瞄准“跨境支付”持续发力?

金融管理部门为何如此关注跨境支付?又将在哪些方面贡献“中国智慧”?从2025陆家嘴论坛上释放的诸多信号中,或能找寻到答案。

浙江省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稳外贸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冲击,浙江外贸企业反应迅速,以多元化布局、内销转型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探寻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