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东至:产业联盟做大绿色菌业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3-16 09:10:17

日前,在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官港镇秧畈村的木耳种植基地,种植大户胡志祥说:“北城村托管在这里的7万棒木耳,去年产6000公斤,产值约30万元。” 

自2022年以来,官港镇引导全镇1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较大的食用菌企业加入“产业联盟”, 制定《食用菌产业联盟机制》,设立官港食用菌村级联盟联席会议机构,筹集资金490万元建立种植基地,通过“强村带弱村”“中心村带周边村”等方式,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产业联盟创新“飞地托管”模式,深度融合产业要素。目前,该镇北城、乌竹两村将食用菌棒托管给秧畈村、黄柏村进行种植,统一管理,按照投资份额,实行百分比分配,充分发挥“飞地托管”的核心价值。

“现在镇里16个村都加入了产业联盟,去年村均增收5万元,力争2023年联盟产值2000万元,村均增收15万元,力争2025年实现联盟产值翻一番。”官港镇党委书记钱张红说。

据了解,2021年“东至黑木耳”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遴选为安徽省有影响力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在第十三届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义乌国际森博会上,“翠丰”牌东至黑木耳均获得金奖。

近年来,东至进一步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扩大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规模,规范食用菌产业化建设标准,打造东至食用菌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走进胜利镇羊肚菌产业联盟基地大棚,仿佛置身于一座囊橐充盈的“宝库”: 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正探出褐色的“脑袋”挺立着白白的“身体”。只见村民们穿梭于各大棚之间,他们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扶着羊肚菌,小心翼翼地将菌腿从泥土中割出来放进菌筐中,一派丰收景象。

胜利镇羊肚菌产业联盟由12个村、1个公司组成。2023年全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至500亩,并与四川省农科院展开全面深度合作,提供羊肚菌育种、种植、收购、深加工、销售、技术指导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满足全市羊肚菌供应需求,辐射周边江西江苏湖北、浙江、山东等省份。产业联盟的成立加速了胜利镇羊肚菌产业的抱团发展,有效整合了各村资源,为延伸该特色产业链奠定重要基础。

目前,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5200余万袋,其中黑木耳3500万袋、香菇200万袋、羊肚菌600亩、平菇100亩,已完成收获,菌菇产量9.28万吨,产值5.66亿元。全县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已有115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社21家,家庭农场54家,种植户达4000余户。

据悉,东至县将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的要求,不断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富民强县做出更大贡献。(方涛)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双孢菇种出好“钱景”

近年来,安徽宿州泗县屏山镇立足食用菌产业优势,以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提供了有力保障。

欧盟将扩大投资助推肯尼亚绿色转型

欧盟驻肯尼亚大使亨丽埃塔·盖格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将支持肯尼亚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农业和无碳供应链等来实现绿色转型。

安徽灵璧:打造“虞菇”品牌 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灵璧县立足实际,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聚焦产业提档升级、特色品牌创建持续发力,不断打开产业振兴新局面。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