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怀远:高质量描绘乡村振兴好风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3-22 09:04:15

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育插秧中心3个、粮食烘干中心5个、稻麦生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和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各1个。

去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种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不断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个又一个探索实践,绘就出一幅又一幅振奋人心的乡村振兴绚丽图景。

重农稳粮 筑牢“三农”压舱石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去年,怀远县夏粮总产量69.07万吨,增长1.6%。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67.8万亩,增长0.5%;夏粮平均亩产409.8公斤,增长1.2%;单产较上年增加4.5公斤。秋粮种植面积180万亩,其中,水稻85万亩、玉米78万亩、大豆8.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2万亩,覆盖14个乡镇,基本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目标。

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真正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向高标准农田要产量。该县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打造粮食生产优势片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该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安排糯稻新品种展示品种83个,面积100亩;糯稻新品种示范品种30个,面积200亩;玉米小区种植鉴定样本298个,品种200个;水稻良种推广覆盖率100%;种子企业通过省审定糯稻新品种2个。

撑高跳远 打造亮点树品牌

在安徽今三麦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上,馅料加工、灌装、饺子成型、冷冻、装袋,一气呵成。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充分发挥当地绿色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产业优势,实施绿色稻麦蔬菜产业融合建设项目,规划建设18万亩规模化绿色稻麦、蔬菜种植基地,年产水饺、汤圆、粽子、麻团、面点等速冻食品数万吨,配套建设农产品生产服务体系、保鲜物流等,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

近年来,怀远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切实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去年,怀远县全年完成“三品一标” 认证10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糯米加工注册企业达127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以上;小麦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以上;石榴加工企业5家,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蔬菜加工企业3家,主要生产大蒜油、生姜油、洋葱油等,年产值近3亿元;畜禽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具备年总加工能力500万吨以上。“怀远糯米”注册国家证明商标,“怀远石榴”“怀远糯米”“白莲坡贡米”已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雪枣”“雁湖”“亚太”等“三品一标”品牌93个。

内外兼修 美丽乡村展新颜

该县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全时段开展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积极开展国省县道沿线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既具“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乡村,完成22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完成10629户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并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整改。

在建好美丽乡村的同时,该县加大对脱贫户、监测对象收入增长帮扶,采取公益岗位开发、外出务工、产业发展、低保提标等方式,促进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度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16193元,较2021年增幅15.1%,家庭人均纯收入在一万元以上的19932户,占比98.8%;1587户监测对象(不含脱贫户)2022年度人均纯收入11509.5元;2022年识别的1269户监测对象(不含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0580.6元,较识别时8976.3元增幅17.9%。51个出列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数为67.4万元,较去年54.1万元增幅24.61%。(年福烨   陈诺)

相关推荐
安徽怀远:非遗活化石如何变身金钥匙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花鼓灯艺术节不是固守传统的“文化孤岛”,而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盛宴”。

锚定浩瀚星空 蚌埠腾空而起

从大洪山麓的火箭发动机轰鸣,到产业园内热火朝天的大干之景,在安徽省蚌埠市,一幅壮丽的商业航天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安徽怀远县第三十四届花鼓灯艺术节暨文化旅游消费季开幕

万鼓齐动,声动荆淮,4月25日上午,怀远县第三十四届花鼓灯艺术节暨文化旅游消费季在县荆山广场体育场燃情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