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六安金安区:“四化”同步 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3-27 16:18:08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以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抓手,着力提升农业发展规模、水平、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特色化。金安区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印发《金安区特色农业发展贴息办法》,加大财政投入,形成了南部岭区水果产业,沿河畈区稻虾种养,北部湾区优质蔬菜产业,其他乡镇发展特色种养产业的特色产业布局。聚焦金安脆桃、稻虾共养、特色蔬菜、皖西白鹅四大主导产业,以及茶叶、中药材、皖西麻黄鸡、霍寿黑猪等其他特色产业,集中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推动特色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木厂镇入选全国白鹅产业强镇,小龙虾产业入选国家级产业集群项目,全区八大特色产业年可实现产值70多亿元。

发展规模化。围绕金安脆桃、稻虾种养、优质蔬菜、皖西白鹅等优势主导产业,金安区打造打造千亩连片、万亩集中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及养殖基地,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全区共建有金安脆桃13万亩、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32万亩(含复种)、皖西白鹅存栏250多万只,全区拥有脆桃万亩乡镇1个、稻虾种养万亩乡镇3个、蔬菜千亩基地2个、皖西白鹅规模养殖场50家,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效益逐步显现。

建设标准化。金安区实施农业产业发展标准提升工程,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大力推进生产环节标准化、加工环节标准化、流通环节标准化等,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编印脆桃、猕猴桃、葡萄等等栽培技术规程、质量分级等地方标准,晶鑫葡萄入选国家级鲜食葡萄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生产基地,全区累计建设蔬菜标准园20家、水果标准园18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示范基地29.6万亩。每年组织开展金安脆桃展评大赛等评比活动,激励广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营销品牌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走品牌发展道路,已培育出“马头小磨麻油”“思古潭锅巴”“张老头粉丝”“六安黄大茶”“三十铺板鸭”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并逐步走向省外。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数已达到17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农产品136个,有机农产品17个。六安黄大茶(金安)、皖西白鹅(金安)、金安脆桃、金安葡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通过品牌引领,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凡飞)

相关推荐
中国(广西)—法国现代农业推介交流会在巴黎举行

7日,以“共话智慧农业合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中国(广西)—法国现代农业推介交流会在法国巴黎举办。

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在肯尼亚举行

2025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6月24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来自中非双方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一带一路”上的陕西故事|中亚农民陕西“留学”记

6月11日,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洋学生”们,在秦东大地开启了一段特殊的“留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