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昂扬的精神状态——记在孟加拉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者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5-06 15:39:46

新华社达卡5月6日电(记者孙楠)“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五四青年节之际,在孟加拉国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三位中国青年建设者,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今年29岁的张亚东一毕业就来到了孟加拉国,一待就是近7年。对刚开始工作时与监理沟通遇到的困难,他仍记忆犹新。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历练,张亚东从助理经济师成长为商务主管。

5月3日,姚尧(右)在孟加拉国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上工作。新华社发

今年4月初,由中国中铁承建的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先通段进行列车试运行。“建设过程中遇到了新冠疫情暴发等诸多困难,但在列车成功试运行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张亚东说。这些年他不仅取得了事业的进步,还拥有了自己的家庭。“感谢这7年!”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近年来孟加拉国在许多基建项目上与中国开展合作。其中,孟首都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建成通车后,预计通行时间将缩短至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项目实施过程中累计解决超万人的就业问题。山东高速集团国际合作公司亚太公司财务经理姚尧对参与该项目感到十分自豪。

姚尧今年35岁,2020年3月来到孟加拉国。“当时距离项目融资关闭只有最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我们距离满足融资条件大概还有两页纸的清单,每天加班加点,逐步完善各种要求,最终在4月初顺利拿到第一笔银行放款。能如期完成融资确实很不容易。我们整个团队都特别棒。”他说。

姚尧口中的团队是一支青年突击队,平均年龄约30岁。在项目实施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公司的青年员工都会自发组成突击队进行攻坚,以实现节点目标。“大家的工作状态都非常饱满,遇到问题团队协作去解决。”

5月的达卡骄阳似火,在郊区达舍尔甘地村,当地的孩子们跳进清澈的河水中嬉戏玩耍。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项目副经理邓明泽说,这是每天最让他感到开心的场景。

“以前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里。现在,排入河里的都是经过我们处理后达标的水。河水变清澈了,孩子们都喜欢到这里玩水。”邓明泽说。

孟加拉国水网密布,但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2017年8月,由中国电建旗下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2022年4月正式进入运维期。这是孟加拉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达卡市区近50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

“如果用三个词总结我进入项目工作以来的感受,那就是挑战、成长、收获。”33岁的邓明泽说,项目建设强度最高时,他和同事们每天早晨6点上班,一直忙到深夜,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左右。

“确实很辛苦,但大家既热情有活力,又肯吃苦敢担当,”邓明泽说,“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展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昂扬的精神状态。”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