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联合国粮农组织为新认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授证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5-23 14:46:35

新华社罗马5月23日电(记者贺飞)联合国粮农组织22日在该机构位于罗马的总部举行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证仪式,向新认定的24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颁发证书。中国4地被授予证书。

自2018年上一次授证仪式以来,粮农组织又新认定了24个遗产地,它们来自巴西、中国、厄瓜多尔、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摩洛哥、西班牙、泰国和突尼斯。其中,中国的4个遗产地分别是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22日恰逢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授证仪式上致辞时指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堪称“生物多样性宝库”,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天予以强调,有助于推动各方“增进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了解和认识,表彰当地社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说,中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6%的水资源,供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得益于中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运用各种要素及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力,也与坚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2002年,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使之成为传统农业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每一个获认定的遗产地都必须满足独立科学咨询小组制定的五项标准,即粮食和生计安全;农业生物多样性;地方及传统知识体系;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特色陆地和海洋景观。截至目前,获得该机构认定的遗产地总数达74个。

相关推荐
中国(广西)—法国现代农业推介交流会在巴黎举行

7日,以“共话智慧农业合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中国(广西)—法国现代农业推介交流会在法国巴黎举办。

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在肯尼亚举行

2025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6月24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来自中非双方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一带一路”上的陕西故事|中亚农民陕西“留学”记

6月11日,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洋学生”们,在秦东大地开启了一段特殊的“留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