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联合国粮农组织为新认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授证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5-23 14:46:35

新华社罗马5月23日电(记者贺飞)联合国粮农组织22日在该机构位于罗马的总部举行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证仪式,向新认定的24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颁发证书。中国4地被授予证书。

自2018年上一次授证仪式以来,粮农组织又新认定了24个遗产地,它们来自巴西、中国、厄瓜多尔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摩洛哥西班牙泰国突尼斯。其中,中国的4个遗产地分别是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22日恰逢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授证仪式上致辞时指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堪称“生物多样性宝库”,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天予以强调,有助于推动各方“增进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了解和认识,表彰当地社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说,中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6%的水资源,供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得益于中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运用各种要素及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力,也与坚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2002年,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使之成为传统农业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每一个获认定的遗产地都必须满足独立科学咨询小组制定的五项标准,即粮食和生计安全;农业生物多样性;地方及传统知识体系;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特色陆地和海洋景观。截至目前,获得该机构认定的遗产地总数达74个。

相关推荐
农业银行发布“农银跨境撮合通”服务平台 促进国际农业合作发展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蓬勃发展,在农业投资、贸易、技术、政策、人才交流等方面共建共享,成果丰硕。

首届“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即将在北京举办

为构建海内外农业政策对接平台,更深层次拓展农业经贸合作,在农业农村部、新华社指导下,“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应运而生。首届论坛将于2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银行将作为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单位,与中外嘉宾一道参与论坛议程。

深耕农业合作 中国和东盟合力打造发展新增长极

9月16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