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一场大豆与玉米的“对话”——感受中贝农业合作热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9-04 09:32:19

新华社北京/科托努9月4日电(记者张健 田耘 张玉洁)在贝宁韦梅省的农田上,中国品种的玉米在阳光下茁壮生长;在中国的一家豆油生产厂里,工人们加工着从贝宁进口的大豆。随着中非合作在互利互惠中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与贝宁的农业合作也全面升温,一场大豆与玉米的“对话”紧密联接起跨越山海的两个国家。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及中国驻贝宁大使馆经济商务处数据,2022年,中国与贝宁双边贸易额达19.5亿美元,同比增长33.7%。中国已成为贝宁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种植和销售大豆是我们全家的生计,很高兴我们在中国找到了可靠的贸易伙伴。”家住贝宁丘陵省邦泰镇的阿利杜·阿尤巴告诉记者。

2019年9月,中贝签署关于贝宁大豆输华议定书。2020年7月,第一批贝宁大豆抵达江苏口岸。2022年,贝宁对华出口大豆约21万吨。

贝宁经济财政部中国合作事务专家艾博言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人们发现非洲商品在中国市场非常受欢迎,从那时起,非洲各国通过参加各种展会、博览会,拥有了越来越多开拓中国市场的机会。

“如今,贝宁的大豆、菠萝等产品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不断深化的非中贸易合作给贝宁和很多非洲国家提供了发展机会。”艾博言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说。

农业是贝宁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4.8%。在2019年的全国农业普查中,贝宁有近80%的农民从事玉米种植。然而,受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种植技术成为长期困扰玉米种植户的难题。

为了帮助贝宁攻克农业技术难关,2010年9月,中国援贝宁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贝宁韦梅省塞梅波吉市投入运营。中心先后从中国引进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共10个品种,在当地试验田进行了适应性试验以及中贝玉米品种的对比与杂交实验。2014年,该中心对各个玉米品种在贝宁的表现进行了研究,优选出3个高产的中国品种——桂单162、金玉8号和先玉335,由该中心出售给农民在当地进行广泛种植。

8月9日,由中国政府主办、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承办的2023年贝宁“玉米高产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塞梅波吉市开班。学员们通过田间观摩、座谈等形式与中国专家探讨交流,学习玉米选种、育苗、栽培、有机肥制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贝宁国家农业研究院院长阿道夫·阿贾诺洪在座谈时对中国玉米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希望与中方持续加强玉米技术合作,切实推动解决贝宁的粮食安全问题。

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会长徐湘平对新华社记者说,中贝农业合作是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部分,“通过技术转让、投资合作和贸易往来,中国和贝宁都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相关推荐
“不再守着金山过穷日子”——柬埔寨芒果山头上的新希望

得益于中方引入的标准、经验和先进生产线,这两年,柬埔寨建起本土芒果干厂,芒果品牌也越发响亮。2024年,柬埔寨鲜芒果出口额超过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国是最主要的进口国之一。

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助力冈比亚农业发展

2024年,非洲国家冈比亚水稻产量突破4.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示范田”结出斯里兰卡农户的丰收梦

2023年5月,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斯里兰卡南南合作项目启动。项目启动以来,中国专家在斯里兰卡开展了包括芒果、菠萝、香蕉在内的多种热带水果种植实验,将中国农技和经验与斯里兰卡当地实际条件相结合,传授给当地农技示范员,进而普及到斯里兰卡千千万万个果农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