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凝心聚力,打造中国援外技术品牌——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援助项目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9-15 14:24:37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比接近90%。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技术落后等因素,布隆迪农业生产力较为低下,农产品不能自给自足,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关承诺,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自2009年起连续承担五期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技术援助项目,有力促进了布隆迪水稻、畜牧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推动中布双边顺利开展农业领域深度合作,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布隆迪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基本情况

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援助项目是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开展的技术援助项目。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中方承诺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加强与非洲在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关承诺,中国政府分别于2009年8月、2012年5月、2015年11月、2018年3月、2020年3月向布隆迪派出5批共计48人次专家,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实施。援助领域主要涉及水稻、农产品加工、水产、果树、畜禽、土肥等。

援布隆迪农业专家杨华德与布隆迪人民分享水稻收获的喜悦

二、主要做法及模式

布隆迪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技术较为落后、农业技术推广能力较差。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秉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攻坚克难、因地制宜,凭借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踏实奉献的工作作风,探索发展了欠发达国家农业对外援助新路径和新模式。

一是创新模式,探索种植杂交水稻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布隆迪地处非洲大陆东部,属热带气候,降水充沛,自然条件适合水稻生产。但由于当地水稻品种单产偏低,布隆迪饱受粮食短缺困扰。中国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试验,足迹遍布布隆迪15个水稻种植省份,成功挑选引进8种适合当地的稻种,解决了当地山区因稻瘟病减产甚至绝收的历史难题,并实现部分稻种本土化生产。在援助模式上,专家组进行了“建立杂交水稻示范生产投入基金,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探索,即为农户提供首季杂交水稻种植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等费用作为“生产性投入基金”,并对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首季水稻收获后,农户自行售卖稻谷,并将其总收入中的生产成本(专家组提供的种子、肥料、农药等费用)自行上交至示范村合作社,合作社负责将本村农户上交的生产成本存入指定资金账户,作为下季生产投入,每个生产季按此循环,实现示范村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援助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为改善当地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创新机制,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和优秀农业人才。布隆迪农业领域人才匮乏,专业技术能力较弱,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始终将对布隆迪农牧业及环境部系统内官员、技术人员及农户培养作为核心工作任务,传授农业领域实用技术,传播先进农业发展理念,调动农民积极性。专家组定期对示范村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鼓励村民之间相互交流技术、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共同致富。专家组精心制定农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选择文化基础较高,愿意服务乡亲、带领乡亲一起发展的年轻人作为骨干加以全过程培养,发挥其“传帮带”作用。通过2到3季的连续种植,青年带头人基本能够达到水稻栽培领域农艺师技术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恩达伊克基,原本只是布隆迪一个大学毕业后失业在家的“90”后青年,2016年参加了中国农业专家开展的杂交水稻种植示范项目,作为专家组培养的布隆迪第一个农民技术员,经专家组3年全方位培养,他积极发展杂交水稻,现已成长为布隆迪最年轻的政府高官和全国经济发展领导者。

三是示范带动、宣传推广,提升援外成效和水平。与援布农业示范中心有效结合,扩大示范效应。自2020年9月中国援布农业示范中心投入使用以来,中国专家组与布方工作组密切配合,杂交水稻等农业试验、农技推广工作陆续开展。专家组将占地12公顷的援布农业示范中心与各示范点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示范推广。在示范中心建立了水稻新品种制种基地,在布全国各生态区建设示范村、推广成熟农业技术的示范培训平台,在试验(科学研究)、成果展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示。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将示范中心研究制种、平台培训与各示范村水稻品种的示范推广、实践培训紧密结合,实现充分融合对接,提升援外成效和水平。注重宣传推广。布隆迪核心媒体多次对专家组的工作进行报道,如布隆迪国家电视台等当地主流媒体均对专家组的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让当地更多的民众了解、认知中国农业专家,让中国的先进技术遍布非洲大地。

布隆迪总统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为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杨华德颁发功勋证书

四是创新管理,有效调动外援专家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紧密结合农业援外专家组项目实际,制定了《农业援外专家组管理工作规范》,以制度约束专家行为,保证团队内工作生活规范有序,为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团队沟通机制,加强组内信息共享。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摸索,援布隆迪农业专家项目团队建立了完善的团队沟通机制。在组长的积极组织下,采取定期召开例会、聚会、个别谈心、共同参加公共活动等方式,加强组内成员沟通,把组内遇到的问题透明化,确保组内凝心聚力,共同完成援外任务。注重组内团队文化建设,提升组内团队凝聚力。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开展了一系列团队建设活动,如组内成员轮流做饭、节假日期间开展院内外散步等集体活动,有力提升了团队凝聚力。

三、成效及展望

项目实施期间,专家组借鉴中国扶贫经验,探索出“生产性投入基金”推广杂交水稻种植,选取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林格四村作为第一个“援布水稻技术减贫示范村”进行试点,结合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定向培养带头人等举措,帮助示范村134户1072人全体脱贫,并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专家组在布隆迪开展了22个减贫示范村建设工作,新增受益农民超过31000人。布隆迪总统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对此高度赞赏,四次视察农业示范点,对农业组工作题词表扬,亲自授予援布隆迪农业组杨华德组长“功勋奖章”,并将利用中国水稻种植经验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纳入布隆迪国家粮食安全发展规划,进一步促进布隆迪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增收,助布加快实现“人人有所食、人人有所蓄”的目标,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2022年5月10日,布隆迪环境、农业和牧业部长鲁雷马向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颁发“突出贡献奖”,表彰国交中心管理实施的援布高级农业专家项目为中布农业合作作出的突出贡献。

布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将减贫和粮食安全战略作为政府重要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发展农业、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农业技术来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未来在本项目提供长期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指导、进行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及农业人才培训的基础上,布隆迪可进一步提升粮食种植技术及粮食产能,增强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发展步伐。

(编写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瑞玲;案例材料及基础稿件来源: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中心)

相关推荐
通讯|在西非土地上播种希望

西非国家尼日利亚即将迎来水稻收割之际,在首都阿布贾近郊一个农场里,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李太龙头顶烈日在田间查看稻穗的长势。

田园里的异国情怀:巴基斯坦同学的实验报告

2022年,巴基斯坦留学生夫拉兹·阿里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计划回国,把在中国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为巴基斯坦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感动中国,感动非洲——我眼中的水稻专家杨华德

自2009年8月起实施援布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以来,田垄间经常能看到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稻农共同劳作的身影。2015年,杨华德以第三期中国农业专家身份开始坚守在布隆迪,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改善生产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