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芡实香。近期,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义井镇杨店村的河塘里,水八仙之一的芡实正进入大面积采摘期。随着头茬芡实正式开采,种植户们抓紧组织人力,采收、加工、销售,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志愿者下塘采摘芡实
芡实俗名“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不仅味美可以食用,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深受市场青睐。
清晨,走进杨店村的芡实种植基地,“接天莲叶无穷碧”美景映入眼帘,一个个芡实池塘宛如巨大的绿色地毯,硕大浑圆的芡实叶片铺满水面。十多名采摘工人踏着晨雾穿梭在水中,熟练地采割芡实。
“要在硕大的芡叶下面将果实采摘上来,需要一定的经验技巧。”只见种植户程俊快速地从水下捞出芡实,然后熟练地用小刀割断底部,状如鸡头的芡果就收割上来了,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分类、初选、打磨、清洗……车间内,几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剥芡实仁。程俊经营的种植基地不仅出售新鲜芡实,还引进专业设备对芡实进行加工。加工后的芡实变得雪白圆润、适宜储存,在市场供不应求,俨然成为致富的“金豆豆”。
“早上4点多,我这里就有工人下塘干活,一名工人一天200元工钱,既解决了村民就业难题,也增加了大家的收入。但即便如此,依然不好找工人。”面对芡实丰收,程俊喜忧参半。因为缺乏劳动力,他每天都得亲自下塘同工人一起采摘。
9月18日,合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党员志愿者们驱车来到杨店村,主动下塘助力采摘,有力帮助农户缓解采摘难题。
“我们从小在农村长大,下塘采摘鸡头米是我们的绝活,得知这里的村民有需要,我们义不容辞,主动报名。”志愿者钟文甲说道。经过一天的劳动,志愿者们共采摘180斤芡实。除了下塘采摘,部分志愿者还前往生产加工车间,帮助工人分类、清洗,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临行前,志愿者们还纷纷义购农户的芡实,希望通过举手之劳,在帮农的同时助力增收。
近年来,“徽映”志愿者服务队紧扣群众实际需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爱心志愿服务诠释党员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以实干付出解民忧,在为民服务的路上践行社会责任,传递暖心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宋宇 张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