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科技强农”描绘金秋好“丰”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09-22 17:17:16

白露时节,皖北的广袤田野正孕育着丰收的气息。在安徽宿州市泗县大路口镇农科所的一片玉米田里,农技人员正在对100多亩玉米进行测产。

经过对亩穗数、穗粒数等一些指标进行初步核算,这100多亩玉米今年亩均产量达到1400斤。农技人员介绍,这片玉米地之所以能达产量,是因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采取了“宽窄行”、“高密植”、“水肥滴灌系统”、“选用矮杆抗倒品种”等多项新技术,玉米单产增幅超过了10%。

“我们种植的宽行距是80公分,窄行距是40公分,便于进行滴灌,在全生育期需要滴灌5次水和肥,这样保证每个生长阶段都能精准施肥。”泗县农科所所长田茂尚介绍说。

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之一,其增产丰收的喜人消息,对广大农户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喜悦。作为全省产粮大县,泗县今年种植了80万亩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该县大力推进科学、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丰收的喜报频频奏响,也让广大农业种植户增产增收的愿景得以实现。

“今年全县夏玉米种植面积是80万亩,通过使用优良品种 精细播种、肥水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举措,全县玉米长势好于往年,预计今年产量将提高10%以上。”泗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张俊勇表示。

今年以来,泗县在农业生产中紧紧抓住科技强农这个“牛鼻子”,除了丰收在望的玉米外,当地还有10多万亩金灿灿的水稻、60多万亩的大豆、20多万亩葡萄、梨子、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也同样在科技助力下呈现出喜人的秋日“丰”景。在屏山镇涂山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基地采取“深沟高垄”、“麻饼替代化肥”等新技术,猕猴桃亩产超过了2000斤。通过大力推广和应用一批新技术,让丰收的喜报频频奏响,绘就出金秋时节乡村田园的别样“丰”景。(董立厚  刘文化)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刘圩镇妇联:赋能乡村振兴 共启电商新篇

近日,泗县刘圩镇妇联精心组织各村妇联主席、妇女工作者到刘圩镇秦场村电商直播间参加电商直播公益培训活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安徽泗县草庙镇:驻村工作队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赴泗县草庙镇魏圩村开展年度第二次集中采购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安徽泗县司法局:外出招商引资,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近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丁仪带队前往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