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IMF上调增速预期,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信号引人关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11-16 13:50:27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张千千、严赋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上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与此同时,也关注到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展。相关表态背后,释放出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三季度是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期。7月份以来,受国际复杂局势、国内高温天气和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随着一系列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显效,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仍达到5.2%,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IMF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也同时将2024年GDP增长预期上调。对此,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增速上调的原因是由于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强于预期以及中国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她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2023年的增长目标,反映出新冠疫情后的强劲复苏。”

IMF注意到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并于10月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些成为其看好中国经济的政策支持。戈皮纳特还表示,“我们认为中国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处于合理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IMF提及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戈皮纳特说,中国正在为高质量、可持续且有包容性的增长进行多方面努力。

不仅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优化,一系列经济数据便是印证——

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同比增长41.7%,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3.1个百分点;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占新增装机的76%……科技创新积蓄动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逐“绿”前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认为,经济恢复的助力、经济前行的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形成“叠加”,中国经济加快恢复的态势更加明显。

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看短期之“形”,更要看长期之“势”。

从长期看,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潜力和韧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将更加强劲。

在日前北京举行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谈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主要来自超大规模的市场“内核”、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底座”及创新驱动的“引擎”。

“中国拥有齐全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表示,中国供应链体系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对西门子全球业务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居民消费空间广、潜力大,满足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育幼等领域需求,能够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同时,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缺口多、潜力大,在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建筑节能低碳改造、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生物医药等领域,有较多的潜力空间。

戈皮纳特认为,中国高质量的增长包括绿色经济以及从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向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未来,广泛的市场化结构性改革将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促进再平衡、激发新的增长动力,对经济增长有所帮助。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中国将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相关推荐
主要指标持续改善 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解读前10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态势

15日发布的前10个月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但国内需求仍显不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还要付出更多努力。

专访: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世界经济发展——访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迪卜

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国际关系和政治经济研究专家阿布·贝克尔·迪卜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强调,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各项举措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高盛、瑞银发布报告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高盛、瑞银等外资金融机构近日发布各自对2024中国经济展望的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从三驾马车来看,消费保持复苏、投资持续加码、出口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