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创新“三步走”助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11-23 17:23:32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提出的“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为今后的文博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通过创新“三步走”的做法,不断推进县域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好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保护提供新动力

五河县始终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大不可移动文物检查巡查力度。认真做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化明塘严氏墓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完成严氏墓安防工程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积极谋划严氏墓综合文旅项目,依托当地大巩山—樵子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结合王亚箴烈士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民歌《摘石榴》等优秀文化资源,打造集观光、康养、研学、红色教育为一体的文旅融合新业态,力争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新目标。

考古发掘再创新成绩

近年来,五河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积极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多个考古发掘、考古勘探项目,成果喜人。主要完成了临北古渡口遗址两期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了完整的清代石砌码头及石砌驳岸、清代和近代道路13条,清代和近代房址18座,出土瓷器、铜币等各类器物近2000件,是迄今淮河流域唯一发掘出土的保存完好的古代码头遗址,也是淮河流域文化史的重大考古发现。今年上半年,完成朱顶镇西堌村古墓群发掘工作,共抢救性发掘南宋墓葬9座,出土韩瓶、铁剑、钱币等多类文物,是五河县近年来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宋代古墓群,为研究两宋时期皖北地区丧葬史、民俗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史料。

博物馆展览引入新思路

五河县充分发挥县博物馆在旅游线路、研学旅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加强馆际交流与学习,开展线上联合展览和社教活动,完成县级文物“四有”工作,并积极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五河县博物馆共展出古菱齿象化石、战国时期金币郢爰、新石器时期蓝锈青铜鼎等200余件珍贵文物,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五河县考古发现重要成果。今年以来,共举办“大展宏兔--2023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图片联展”“江淮廉风—安徽文化图片展”等多场临展活动,累计接待观众约7.3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约4.9万人次,为来馆参观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及个人提供讲解服务近80场次。(沈珺)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大新镇: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网”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徽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积极推行“防贫保”政策,切实防范群众因病、因灾、因学等因素致贫返贫,全力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安徽五河县开展净化网络环境宣传活动

6月26日,由蚌埠市委网信办、五河县委网信办联合县委国安办、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等十余家网信委成员单位开展“清朗网络空间,举报你我同行”网络举报辟谣知识主题宣传活动。

安徽五河:莲藕迎丰收 水里淘“金”忙

盛夏时节,位于安徽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西坝口村莲藕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百亩莲藕迎来丰收季,藕农们正紧锣密鼓地采收莲藕,力求让新鲜的莲藕尽快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