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债市意味着什么?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12-08 10:44:45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吴雨近期,境外机构的净买入与增持我国债券呈现逐月明显增加趋势,境外机构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我国债券。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债市意味着什么?

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境外机构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我国债券,2023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量近1万亿元,其中10月份外资净买入量已超过2000亿元。

近年来,基于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外资金融机构持续“加码”中国债券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近几年年均增速约为30%。特别是今年三季度以来,境外机构持债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10月份增持近400亿元,预计11月份增持量有望达到2500亿元。

越来越多外资机构表现出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浓厚兴趣。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截至2023年10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入市约100家。已入市的境外机构覆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

在这些积极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投资的境外投资者中,境外主权类机构等中长期投资者持债量占比达七成,这意味着更多投资者长期看好中国债券市场。另外,全球前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约90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外资金融机构积极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根本在于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回升向好的态势更趋明显。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价值与避险属性更加凸显,中国债券市场展现出了较强的投资吸引力。

目前,我国债券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GBI-EM)已达到国别最大权重,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BGA)、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中的权重均超过纳入时的预计权重。

记者了解到,我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已为我国债市引入了数千亿美元的跟踪指数资金。专家认为,这充分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开放以及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债券市场,还得益于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提升开放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公开讲话时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稳慎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顺应国际投资者的需求,为直接投资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便利。“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平稳高效运行,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

从金融管理部门释放的信号看,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与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支持在华外资机构更加全面、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引导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丨净增持101亿美元!外资持续加码人民币资产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的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成效如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中国“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商务关系千家万户、联通国内国际。“十四五”以来,我国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商务工作成效如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2025年1-5月全国吸收外资3581.9亿元人民币

2025年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8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