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悉,进出口银行3月27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和服务外贸提质增效主题金融债券。
澳门中银6月18日在国际市场成功发行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债券,这是澳门中银全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创新实践。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表示,去年9月至12月外资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累计逾600亿美元,显示更多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
新加坡淡马锡30日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说,其将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总发行额7.5亿元人民币(1.06亿美元)。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决定推出六项政策举措,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有望更进一步。
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司(企业)债券市场正式开市,标志着高质量建设北交所迈出新步伐。
“外资在近几个月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11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规模达330亿美元,为历史次高值。”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15日透露,证券投资项下外资总体恢复净流入,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意愿持续提升。
新加坡定下新减排目标,还将通过新出炉的净零金融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2023年4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同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中新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深化两国在绿色和转型金融方面的合作。多家中资银行近年来已从从融资、证券等多角度发力,立足新加坡,探索推进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近期,境外机构的净买入与增持我国债券呈现逐月明显增加趋势,境外机构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我国债券。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债市意味着什么?
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新开发银行将持续扩大“朋友圈”,推动进一步扩员,并持续支持成员国本币投融资。
今年以来,尽管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依然较大,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平稳有序,外资持续增持人民币资产,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记者21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证监会当日对外发布《关于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注册制下提高中介机构债券业务执业质量的指导意见》,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助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21日,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再次成功发行5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4.6%,远低于二级市场估值。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据悉,本次发行承销商中,约六成为“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成员。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功能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各类债券余额达142.3万亿元,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香港在金融市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其独特优势可进一步贡献国家,发展自己。”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拟发行金额分别为1000亿卢布和40亿元人民币两笔债券。
据业内人士称,德国央行行长约阿希姆·内格尔(Joachim Nagel)在欧洲央行最近的临时货币政策会议上对欧洲央行承诺购买债券以支持负债累累的南部欧元区国家提出反对意见。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分行15日发布公告称,该行成功发行2年期3.5亿新元(约合人民币16.9亿元)“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债券,债券于6月15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
记者18日从澳门特区政府金融管理局获悉,为配合澳门债券市场发展,便利在澳门发行的债券获取国际证券识别码,金管局已加入国家编码机构协会,并完成编码系统对接,即日起可为在澳门发行的债券编配国际证券识别码,提高债券发行效率。
显示 8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