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杨疃镇:产业齐头并进 增收渠道多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3-12-25 16:42:13

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田野上的一切好像都静下来了,但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栋栋日光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大棚里暖意融融,一股股伴随着泥土的芬芳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排排水灵灵的莴苣,长势良好,喜人的景象尽收眼底。

12月25日,在村民杨广勤的蔬菜大棚里,一棵棵莴苣长势正旺。近几天气温骤降,室外的蔬菜不能上市,正是大棚里莴苣售卖的黄金时期,她和几个家人正忙着采摘,准备当天上市销售。

“今年的莴苣产量高、品质好,深受顾客的喜爱。这几天,我每天都要拉一车上市销售。零售价每斤2元,商贩来大棚里批发价每斤1元,这5亩大棚,一茬莴苣保守估计能卖4万元,春节前还要种上一茬芹菜。”菜农杨广勤高兴地介绍,“经过国家政策的帮扶,我建起了5亩地的蔬菜大棚,现在不但还清了外债、脱了贫,家里还有了积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杨疃镇杨集村坚持党建引领,结合本地村民特长和本村特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将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走出一条生态、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劲“引擎”。

“我在大棚里干活,每天给我70元钱,不耽误接送孙子上学,农忙时还能照顾承包地上的庄稼,真不错。”杨集村留守老人程先生说,“儿子和媳妇都外出打工了,我在家除了照顾两个孙子和孙女上学,还能到大棚里干活挣钱,真开心。”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一座座温室大棚,既撑起了产业振兴的新希望,又推动设施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据了解,蔬菜大棚从育苗、栽种、管护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使得除本村外,邻村村民还可以获得劳务收入。通过季节性、临时性务工,使蔬菜基地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支撑。仅仅杨集村程家庄就有近百亩大棚,每年莴苣、芹菜、大棚西瓜三茬轮作,每亩产值可达2万多元,是该村的 “短、平、快”富民产业。

产业兴则经济活,经济活则农民富。杨集村除蔬菜大棚以外,还大力发展食用菌、大棚西瓜、药草种植和大棚甲鱼、蛋鸡养殖,以产业带就业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加快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已建成投产20座占地20亩的现代化出菇棚,年产值300多万元,110亩果蔬大棚、500亩蜜薯,年产值500多万元,占地110亩的20个钢构甲鱼大棚,年产值4000多万元。各产业组织常年提供150多个就业岗位,季节性就业岗位400多个,带动全员就业,提高家家户户的收入水平。杨集村集体经济实现由单一化向综合性和多元性转变,并逐渐向强村富民的目标迈进。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0.63万元。

从一颗蔬菜到一个菌丝、一只甲鱼、一枚西瓜,再到一个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如今的多元化发展,杨集村实施规模经营促增收,乡村振兴绽放多元活力。目前,杨集村种养结合、加工销售的产业发展框架已初步形成,直接带动全村年人均增收1.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位于全县各村榜首。(王庆明)

相关推荐
安徽灵璧冯庙镇:薄壳山核桃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灵璧县冯庙镇积极扶持低收入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实施农业增产增效工程,促进乡村振兴。

安徽灵璧黄湾镇:提升农村道路运营质量

灵璧县黄湾镇在近年来强化抓好“四好”农村道路建设中,让每一条农村路在承担大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赋能农业兴村庄美。

安徽灵璧县总工会举办“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招聘活动乡镇专场

2024年2月25日至4月10日,灵璧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前往虞姬街等18个镇开展“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大型招聘会乡镇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