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河北易县:非遗添彩迎新春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璐 2024-02-02 17:13:00

龙灯舞起来、锣鼓敲起来、百姓乐起来……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小年。当日,河北易县第二届“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启动。活动现场,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易县摆字龙灯”摆出“龙年大吉”、“岁岁平安”等吉祥祝福字样,获得阵阵掌声。

“看到了好多‘非遗’项目表演,个个都很精彩,太过瘾了,年味儿一下子就浓了起来。”市民李伟芬说。

易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42项、县级非遗项目93项。当地通过集结易水砚、铜雕、满族结绳技艺等具有代表性特色非遗20余项,让市民、游客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感受浓浓年味儿。

“2024年是龙年,我选择了一块儿带有龙纹图案的砚台雕刻,祈福祖国‘龙’腾盛世,国泰民安。”来自保定市徐水区游客贾聪伟在体验易水砚制作技艺时说。

图片6.png

2月2日,国家级非遗项目“易县摆字龙灯”亮相活动现场。王斌 摄

图片7.png

国家级非遗项目“易县摆字龙灯”艺人正在展演。张仕儒 摄

图片9.png

2月2日,易县“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现场,几名游客正在体验木版画制作。张仕儒 摄

图片10.png

2月2日,易县“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现场,游客正在体验非遗木作项目。张仕儒 摄

图片11.png

2月2日,易县“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现场,“非遗”红绳编制技艺吸引不少游客参与。张仕儒 摄

图片12.png

当地媒体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为群众送上“非遗”文化盛宴。 张仕儒 摄

本次活动由中共易县县委宣传部主办,活动自2月2日(腊月二十三)至2月6日(腊月二十七)为期五天,现场分成室外非遗展演区、室内非遗体验区、文化市集游览区和国风互动打卡等诸多展区。以满足群众赏非遗、知非遗、购非遗需求,品味底蕴深厚的“文化盛宴”。(刘桃熊)

相关推荐
西安:“非遗+国潮”再添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动力

刚刚过去的周末,西安大唐西市上演穿越时空的华服首秀,让市民游客大饱眼福,“非遗+国潮”给西安再添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动力。

世界遗产游计划——更多文明在相遇中绽放新光彩

世界遗产游,像从南方吹起的暖风,让更多美好相会,让更多人相见。

“吉图书韵・粽香红楼”端午雅集在吉林省图书馆成功举行

5月31日,“吉图书韵・粽香红楼”端午雅集在吉林省图书馆举行。一处处匠心独运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将文学经典与非遗技艺巧妙交融,为广大读者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