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法农业合作的一次“双向奔赴”——记中国馆首次亮相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3-04 10:06:35

新华社巴黎3月4日电(记者徐永春第60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于2月24日至3月3日在巴黎举行。中国馆首次亮相博览会,乡村“土特产”和农民手工艺品展示了中国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新气象,也使博览会成为中法农业合作“双向奔赴”的桥梁。

在中国馆展厅,访客络绎不绝,宁夏枸杞、柑皮丝茶、沙棘原浆等农产品琳琅满目,剪纸、皮影、泥塑等手工艺品惟妙惟肖,甚至还有面点师傅现场制作兰州拉面,让法国访客在参观挑选之余,坐下来品尝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感受“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中国馆首次亮相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中法农业界相互了解与合作,希望这个良好开端能够延续下去。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汇聚了约20家中国参展商。中国科学院专家带来用于防沙治沙的优质饲草,是中法利木赞牛合作项目的成果;宁夏龙王坝村带来村民亲手做的巨幅剪纸,以及当地特产枸杞、小米和沙棘;广东东璞农业公司带来用德庆贡柑丝烤制的茶和香包,以及改良柑橘种植土质的理念与方法;总部位于广州的侨鑫集团与法国参展商洽谈,希望将法国优质农产品引入中国,同时将中国特色农产品带给法国消费者……

中国馆负责人辛少英说,中国参展商“试水”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效果超出预期,法国访客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文化表现出极大兴趣。

来自布列塔尼地区的富尼耶在中国馆内流连驻足。他告诉记者,自己被中国馆绚丽的红色牌匾吸引而来,不用远赴中国,就能够在巴黎品香茗、尝拉面、购买地道的中国农产品,实在是难忘的体验。

中法两国都是农业大国,农业合作“双向奔赴”未来可期。陈栋表示,中法深化农业合作,应通过具体项目将愿景变为现实,打造“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的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

位于法国东部的上马恩省拥有品质优良的牛肉和牛奶,也是油菜籽和小麦等谷物产区。陈栋说:“中国驻法使馆正积极推动上马恩省特色农产品的对华出口,为合作牵线搭桥。”

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创办于1964年,是该国农业年度盛会,被喻为法国“最大的农场”。据介绍,本届博览会吸引了1000多家参展商,预计访客达60多万人。

相关推荐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批农机装备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农机装备分发仪式4月28日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巴基斯坦全国粮食保障和研究部部长拉纳·坦维尔·侯赛因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巴基斯坦“新农人”求学陕西杨凌 共绘中巴农业合作新图景

4月21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在陕西杨凌开课。培训期间,来自巴基斯坦的“新农人”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学习种子生产与加工、牲畜疾病监测与防治等领域的知识。

陕西定边县: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2024年定边县粮食播种面积252.24万亩,总产量41万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7.09亿元,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