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宁国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深耕产教融合育人 精准服务产业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3-12 16:21:52

近年来,安徽材料工程学校紧紧围绕安徽宣城宁国市“1+4”主导产业,加速推进学科专业集群再聚集、现代职教体系再完善的聚变历程,逐步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公共服务等三大专业集群人才培养和全职业领域技能培训服务新格局。

围绕产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人才培养与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方式,构建以“产业学院”为纽带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一是发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与中鼎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在产业实训基地、汽车制造专业群、资源服务共享平台、职业技能竞赛、协同创新中心、特色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度合作。二是落实汽车产业专业合作链“双链长”育人功效。大力实施“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和“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三转四像”工程,积极构建“双元”教育场域。与桑尼泰克、安徽望锦等企业共同组建创新团队,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互动。三是对接产业发展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对标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一批省级优质专业。2023年围绕汽车首位产业增设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今年将启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等“互联网+”专业设置优化工作,打造与宁国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产业无缝对接的专业集群。

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办学体系。积极扩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面,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46个,省、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8家,依托实训基地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一是坚持共建共享。面向全市重点企业全面开放校内实训基地,以“校中企”“企中校”的方式布局组建现代产业学院、专业实训中心。二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共同谋划教学与实践、实习与生产、工艺与产品等总体布局,绘制从学生到工人,再到技术能手的人才培养路线图,努力实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共赢。三是推进企业能工巧匠和在校师生双向奔赴。聘任企业技术能手、现场工程师及产业教授做客教学课堂,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学,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安排师生走进企业,以实习实训、研发等形式参与企业生产,既解决企业阶段性人力需求,又实现以实践促进人才培养。

推进动能转换,深化职教改革。积极抢抓职教改革机遇,坚定不移推进高职建设,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留宁数量。一是充分发挥“校地”合作平台功能。与高水平职业院校联合举办高职专业学院和中专分校,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邀请龙头企业参与育人方式改革,实现高技能人才本土培养,今年将有首批大三学生入企实习。二是大力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积极参与全国工业机器人、全国增材制造、中国无人化农业及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共同体等跨地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共同体内全国数百家成员单位共享职教资源、共建育人体系。三是聚合现有资源促内涵提升。立足汽车首位产业,成功获批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基地、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和信息化标杆学校等四个项目省级首批试点,获批数居宣城之首、全省前列。以专业建设为统领打造“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师资、金基地”,促进教师水平全面提升。

发挥品牌效应,主动服务发展。积极发挥职教资源效应,着力为宁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培养与创新服务。一是发挥省优质职业学校品牌效应。瞄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技能型县域标杆区建设目标,依托宁国良好的园区基础和产业支撑,大力汇聚区域性“政行企校”产教资源,积极组建市(县)域产教联合体,联合高校助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二是坚持育训并举服务产业发展。挂牌设立宣城市工匠学院、宁国市工匠学院,按照“普惠化推进、专职化运行、多元化发展、制度化管理、市场化订制、订单化培养”工作模式,按企业需要定制培训科目,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充分释放育训服务社会效能,已成为全省中职教育的一面旗帜,2023年完成职业培训12980人次。(江周斌)

相关推荐
安徽宁国:加速发展文旅产业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宁国市获评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富民惠民,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成效显著的探索之路。

安徽宁国:推动山核桃全产业链发展 做好“农头工尾”大文章

近年来,宁国市全力推进山核桃全产业链式融合发展,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出山核桃全产业链发展的“宁国样板”。

安徽宁国市积极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宁国市扎实开展“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让原本“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成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城区便民生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