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国有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增长——访IMF财政事务部主任加斯帕尔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4-04-19 10:35:01

新华社华盛顿4月17日电 专访|中国有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增长——访IMF财政事务部主任加斯帕尔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胡友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财政事务部主任维托尔·加斯帕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有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增长。

加斯帕尔说,中国的优先事项是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在他看来,积极推动创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中国政府一贯的举措。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安全网等财政措施为家庭支出提供支持,有利于中国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

a62e86c5b9354f559089153038015dbf.JPEG

这是一家企业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展出的能源利用解决方案(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IMF17日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显示,尽管全球通胀有所下降,金融状况有所缓解,但在实际利率高企和中期增长前景黯淡的新挑战下,许多国家仍在与高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作斗争。

报告显示,全球公共债务在2023年上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3%,高出疫情前水平9个百分点。展望未来,预计全球公共债务将在2030年达到接近GDP100%的水平。

报告指出,历史经验显示,政府在选举年往往更倾向于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加斯帕尔表示,今年全球多国将举行大选,财政扩张正在主导政治话语,他呼吁各国避免选举年财政政策松懈,着力重建财政缓冲、保障中期财政可持续性。

6099954ec56e44ca8b922f4deae00c56.JPEG

4月16日,在美国华盛顿,行人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旁经过。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加斯帕尔说,美国2023年的宽松财政政策“特别不寻常”,经周期性调整不包括利息在内的基本赤字占GDP比重从2022年的1.9%飙升至去年的近6%。

报告警告称,宽松的财政政策和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加上货币政策收紧,导致美国长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并引发更高的波动性,通过利率传导增加了其他经济体的风险。

加斯帕尔还指出,尽早解决债务和赤字问题,有助于避免以后“更痛苦的调整”,同时为优先支出和应对未来冲击创造预算空间。“财政紧缩也将是抗击通胀‘最后一英里’的重要贡献者。”他说。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警示贸易战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2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