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省高质高效为民生办实事 重特大疾病医保救助践行见效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5-28 09:26:29

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是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的重要举措。近期,安徽省将“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列入2022年全省20项民生实事,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国家医保局召开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会议,将安徽省经验向全国推广。

主动识别预警,救助帮扶“送到家”

安徽省医保、民政、财政、税务、乡村振兴等部门联合建立医保监测预警机制,确保救助对象身份信息及时共享互认。医保部门依托医保信息系统,定期对群众就医负担情况进行分析监测,对经医保报销后自付费用仍然较高的纳入预警范围,主动开展救助帮扶。

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地区内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单制结算”。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打造“医保+网格化”模式,将参保登记缴费、基金监管、政策宣传、医疗救助等服务融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管理,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经办服务。

各市也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医保救助加速度。“阜阳市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已建成启用1129个基层医保服务站,实现‘不跑即办、一网通办、优办快办’”阜阳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三重保障支撑,就医费用“卸包袱”

安徽省不断完善三重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基本医保主体保障功能,增强大病保险减负功能,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梯次减轻参保群众负担,确保医保待遇应享尽享。

其中,基本医保在安徽省实现全面覆盖,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6359.20万人,按常住人口基数计算,基本医保参保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全省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监测对象共计356.66万人参加基本医保,涉及资金10.49亿元。

同时,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对困难群众进行倾斜保障,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监测人口门诊慢特病和住院共发生医疗费用140.79亿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共计支付122.27亿元,综合保障水平为86.85%。

支持商业保险发展,推出普惠“惠民保”

商业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补充医保、满足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徽省已形成了以医疗保险、疾病保险为主,涵盖各类保险类型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体系,截至2023年11月末,全省健康险原保费收入261.79亿元,同比增长4.07%,赔付支出136.72亿元,同比增长11.16%,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安徽省还积极建立全省统一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选定多家知名保险公司作为共保体,推出首款政府指导的全省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安徽惠民保”。“惠民保”紧密衔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险,全面覆盖了医保目录内外的住院医疗费用,且不区分人群类别、不限既往病史,贯彻普惠原则,实行统一待遇保障,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屏障。目前共有186万人参保,为每人提供医保目录内外医疗费用风险保障200万元。

探索先行先试,罕见病费用“入保障”

安徽省对于罕见病的医疗保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不断加强罕见病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工作,从将罕见病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将罕见病费用纳入大病保险支付、将符合条件的罕见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经谈判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4个方面推动罕见病患者医保待遇落实。

截至目前,已有19种罕见疾病被纳入安徽省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极大地减轻了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安徽省一直致力于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旨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安徽省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救助服务管理质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王瑜茜)

相关推荐
芜湖繁昌区医保分局依托“互联网+” 增强定点零售药店基金监管力度

今年以来,安徽芜湖市繁昌区医保分局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动医保基金监管,促进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更规范、精准,实现日常监管由“事后”转向“事前”、由“分散”转向“协同”,切实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规范使用。

安徽芜湖繁昌区:深度融入长三角 医保服务暖民心

安徽芜湖繁昌区医保分局大力推进长三角医疗保障服务一体化、便民化,真正让参保群众在长三角地区就医享受便捷高效的医保经办服务。

安徽灵璧:巧用“加减乘除”法 打造“四心”好服务

近年来,安徽灵璧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推进全县医保系统“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民生实事精心运筹,巧用“加减乘除”法,打造“四心”医保服务,大力推动医保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