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东至:“5G+农业” 村庄种出“金耳朵”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8-21 17:05:32

盛夏时节,走进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花山村金耳种植基地,一座座洁白的“智慧方舱”映入眼帘。方舱内,一排排铝合金架整齐有序,一根根菌棒上长满了金灿灿的“黄金花”,色泽鲜亮,煞是喜人。

“这是我们村种植的第一批金耳,品质非常好,个大饱满、营养价值高。”这几日,花山村党总支书记檀国伟正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安排工人采摘即将上市的金耳,又要抓紧时间为第二批金耳菌棒开口催芽,说话间,他的喜悦溢于言表。

菇房内,一根根菌棒上长满了金灿灿的“黄金花”

金耳是一种食、药、美容兼用菌,被誉为菌中“燕窝”,种植周期短,产量高,市场前景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通过前期考察、调研,今年6月,花山村通过引进金耳种植技术,试种了第一批金耳。

种植金耳收益如何?“目前,我们种植的首批金耳已全部被订购,预计可带来近3万元的收益。”檀国伟算了一笔账,“目前试种有两个方舱,第二批扩种的8间方舱也正处于催芽期,每年可种植6至7茬,收入非常可观。”

智慧菇房的恒温恒湿设备

高效益的背后,是智慧农业的强大支撑。一朵朵金灿灿的“黄金花”看起来美观,但种植难度可不小。需要经过制作菌包、灭菌、接种、发菌等多个环节,且对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等生长因素要求较高。

“出菇后,我们始终保持温度在18到21度,大气湿度在85%至95%之间,夜间还要补光。”据檀国伟介绍,此前,花山村投资100万元,建设小型“智慧方舱”10座,并配套引入食用菌恒温恒湿智慧种植设备、物联网系统,运用5G技术为金耳生长提供优良稳定的环境。

“方舱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都可以通过手机远程调控。”檀国伟打开手机,简单点击几下,顶棚上的加湿器就启动喷雾为菌棒加湿。通过手机小程序,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精准调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确保金耳在最佳环境中茁壮成长。与此同时,为保障“智慧方舱”用电,花山村还在屋顶铺设了光伏发电板,为整个种植过程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金耳即将迎来丰收

“目前我们主要供应鲜货金耳,下一步我们准备挖掘金耳精深加工潜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檀国伟计划将村里的闲置厂房利用起来,打造金耳烘干工厂,延伸金耳深加工产业链条,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东至县始终坚持以产业促发展,围绕“四个一”发展思路,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四大特色产业之一重点推进,大力实施“菌业提升”工程,从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完善食用菌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赵玲玲)

相关推荐
安徽东至:科技赋能 土地生金

日前,走进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吉阳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这里一共有296个黑色大棚,正等待着村民们的收割。

安徽东至青山乡:冬种羊肚菌 春收“致富伞”

近日,走进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青山乡叶桥村紫荆蔬菜合作社农业基地,营养袋旁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十分喜人,

安徽东至尧渡镇:便民服务,“益”起赶集

近日,东至县尧渡镇团结社区联合小区物业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在盛誉华庭小区开展“服务于心,便民于行”文明集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