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渝举行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4-10-10 08:00:00

10月8日,“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埃塞俄比亚、白俄罗斯、文莱、黑山、缅甸、俄罗斯、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部分高校,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高校的15位校长,围绕“大学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角色与责任”“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一带一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两大议题,共同探讨高校如何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促进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建设。

“高校是创造知识、开展研究和进行创新的枢纽中心,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会上,埃塞俄比亚安博大学校长巴伊萨·莱塔·达诺聚焦教育和研究、政策建议和宣传、能力建设和培养、社会参与等方面,阐述了高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并深入分析了高校如何将当地社区发展融入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蓝图。

高校该如何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宋保维表示,站位要高,要积极构建国际化教育新版图;定位要准,精准对接共建“一带一路”新需求;举措要实,多措并举落实具体合作行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提出,要以新思路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优势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实的互动交流;要以新作为扎根中国、连通世界,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表示,该校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务实的行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学术共生、文化共鸣,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集中交汇点,在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立足大学的核心职能,提出要以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机遇,加快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体系,持续激发科技创新合作新动能,着力打造人才交流共育新生态,积极探索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合作模式。

据了解,去年11月,重庆大学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大学科技合作联盟。该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括12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来自9个国家、3个大洲。一年来,该联盟有效推进各国各高校间的科技人文交流与合作。本届会议,联盟新增了西北工业大学、缅甸仰光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3个成员单位。

当天下午,重庆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本次会议由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记者 李志峰)

(原标题:“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渝举行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高校如何作为)

相关推荐
全程“一次申报、一次担保、一车直达” 重庆—中亚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顺利首发

10月15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4辆载满电子产品的TIR专用车辆从西永综保区出发,前往哈萨克斯坦。西永综保区在全市率先打通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全流程,正式开行重庆—中亚TIR线路。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探索形成33项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

据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已探索形成33项具有首创性、辨识度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重庆农村黑臭水体的蜕变之路

曾经废弃矿山的臭水坑,如今蜕变为游人如织的美丽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