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芜湖繁昌区:突出“5+”结对帮扶 抓共建促共赢

来源:繁昌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11-14 14:59:59

2017年,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芜湖市繁昌区、安庆市太湖县结缘、结对,共建、共进。8年来,繁昌区坚决扛牢县域结对帮扶的政治责任,担当作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精准,涂抹“真心真情、真金真银、真干真帮”的帮扶共建底色,认真落实资金、人才、就业等帮扶措施,加大项目、产业帮扶共建力度,创新推进“5+”结对帮扶共建模式,狠抓实效,交出了县域结对的繁昌答卷。

突出“机制+”,提供坚强保障。繁昌区按照“太湖所需、繁昌所能”,始终把使命记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统筹推进县域结对帮扶工作,下好帮扶共建“一盘棋”。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高位带到位,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上率下,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定期为结对帮扶“把舵稳向”;区委常委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聚焦重点难点,为帮扶共建“把脉问诊”。双方区(县)委办按年度印发工作计划,量化指标,共制定专项措施96项,实行“挂图作战”。突出目标导向,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区目标管理考核,与全区重点工作同管理、同考评。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突出真情真金抓帮扶,落实帮扶资金1.17亿元,帮助发展产业和公益事业,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帮扶资金有序增长机制,共商制定资金使用办法,研判产业发展前景、资金使用效果等因素,确保帮扶资金精准用在“刀刃”上。

突出“党建+”,夯实组织基础。坚持“以党心聚民心,以党建促共建”,持续提升帮扶共建质效。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双方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嫁接”繁昌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经验,引导基层党组织互学互促,为帮扶共建汇集红色基因。2017年投入94万元帮扶资金,帮助5个村达标完善软硬件资料,并率先通过验收。二是建立“党建+”帮扶共建模式。坚持多措并举,推行“1123”工作法,逐步做到帮助建强1 个村级组织,发展至少1 个主位产业,形成支部、党员“双带头”,助力做好返乡创业发展、能人带动、群众自觉等3个发展,确保共建出实招、求实效。三是推进“点对点”结对共建。确定6个镇和9个区直单位与太湖县15个乡镇“点对点”结对共建,建立责任清单和帮扶台账,落实“清单式”帮扶,推行“任务倒逼”制,实现共建的“和声共唱”。8年来,双方良性互动,各层级互访交流600余次,营造了结对共建的良好氛围。

突出“产业+”,强化发展支撑。一是搭建产业平台。立足太湖资源禀赋,发挥繁昌产业优势,先后建成大石乡田祥嘴村青梅基地、东湖村260亩蓝宏生态农业产业园、小池镇石霞山400亩白茶基地、徐桥镇西平村立华肉鸡养殖基地6000平米鸡棚、800亩农光互补项目基地等187个帮扶产业基地,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强村富民。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就业等多种方式,受益人口13835人。二是打造“青梅帮扶”模式。坚持“以梅为媒”,采取免费提供梅苗、管理模式和技术服务,并实行保护价收购,打造“青梅帮扶”新模式。截止目前在太湖推广种植青梅8000余亩,累计销售鲜果100余吨,带动2000余脱贫农民增收致富,青梅种植已被列入安庆市“摇钱树”工程。三是注重动能提升。坚持帮助“造血”,带动“活血”,与太湖县一道认真谋实项目、招引企业,先后引荐浙江湖州商会等27批次客商、76家企业到太湖考察、洽谈,成功引进“强鸿农业”等6家企业到太湖落户。培育壮大茗南香山等4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隆环生态”等11家安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是推行“企企合作”。探索旅游互惠合作,引导“马仁奇峰”和“五千年文博园”签订协议,促进旅游产业共建发展。拓展“以企帮技”内涵,推进双向龙头企业合作交流,推动“先富带后富”,切实增强帮扶“粘度”,提高创富能力。

突出“人才+”,推进互动合作。一是加强干部队伍交流合作。坚持“以人为先”,制定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实施方案,建立两地选派年轻干部挂职交流制度,不断强化双方人才交流合作,共遴选挂职干部38人次、专业技术人员26人次到太湖驻点工作,与太湖干部一道谋项目、抓产业,为驻点单位发展进言献策。二是建立劳务合作长效机制。坚持将“稳就业、学技能、促增收”作为重点,实施培养能人、培育带头人、培训脱贫人口的“三培计划”,切实强化劳务协作。实施脱贫人口“就业促进”行动,累计举办结对帮扶专场招聘会15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4000余份,先后帮助90余名脱贫人口在繁稳定就业。三是实施“能力促进”行动。采取“请进来”、“送上门”等方式,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农科院专家到太湖实地授课,集中培训2112人次;协调“溜溜果园”2名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指导,印制技术手册3000余册,培训了“带不走”的技术工;举办50期脱贫技能培训班,为1933名脱贫人口有效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搭建交流互学平台,建立行业交流互帮机制,推动多行业领域技术交流,提升综合帮扶能力。

突出“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繁昌、太湖精准对接,聚智聚力形成“政府+社会”大帮扶格局。一是建立政府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关注关心太湖弱势群体,向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出帮扶倡议,共募集捐款资金近200万元,帮助他们纾难解困;募集社会捐款1100万元,资助100余位寒门学子。发挥企业能量,鼓励繁昌企业到太湖考察投资,积极开展企业捐助活动。二是切实发挥行业能量,合力推进帮扶。确定区卫生健康委、区商务局等9个单位为社会帮扶牵头单位,发挥行业部门力量,落实帮扶共建工作。区残联开展“1+2+3”助残帮扶,资助35名残疾人3.1万元发展种养殖业,慰问24户脱贫人口。开展送书和健身器材等文化帮扶活动12次;健康体检、义诊等支医活动16次;疫情期间,与太湖风雨共担,克服自身困难,多方筹集,捐助物资60万元,让帮扶共建充满温度。三是推进消费帮扶。8年来,累计帮助销售太湖农产品2.2亿元,通过在繁昌主城区开设太湖农产品直营店,推进太湖农产品进商超、设专柜等方式,让太湖“六白猪”、花亭湖鳙鱼、高山小黄牛等农产品在走上“繁昌餐桌”。繁昌各界广泛动员,全面参与,开展各具特色的帮扶活动,合力唱响结对帮扶的“大合唱”。

繁昌、太湖将以县域结对为平台,紧扣衔接、共建主旨,庚续帮扶力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做到力量不减,责任不松,目标不变,携手奋进,共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动两地共建共融,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俞传喜)

相关推荐
芜湖繁昌区一季度农业产值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2025年一季度,芜湖市繁昌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5277万元,同比增长4.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骑行最美公路感受乡村文旅振兴 芜湖繁昌区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2025年5月1日,骑行爱好者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最美骑行公路上”上骑行,欣赏乡村生态美景,乐享五一假日时光。

芜湖繁昌区税务局:税企同心“双向奔赴” 合规发展“共赢未来”

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税务局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增强诚信纳税意识,守好合规经营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