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3周年:橡胶产业 富民兴村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路佳琪 2024-12-04 18:00:00

新鲜橡胶原本自带一股刺鼻的气味,但因为橡胶种植能带来可观的收入,老挝的农户常常打趣说:“橡胶的味道,是致富的味道。”

走进琅勃拉邦橡胶生产车间内,130名老挝籍员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橡胶清洗、压片、破碎、烘干、质检、压块等工作。打包好的成品胶整齐排列,等待运往中国。

“以前我们只能依靠汽车运输,每到货运旺季,运量和运输价格都不稳定,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铁路运输不仅运量大、速度快,而且价格稳定,运输成本最多能节约50%,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在琅勃拉邦众和橡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仕贤看来,中老铁路为沿线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2006年,普洱市众和橡胶有限公司看中了老挝与普洱邻近的地理优势,决定到老挝投资农业。同年,公司在老挝琅勃拉邦省成立了琅勃拉邦众和橡胶有限公司。第二年,公司在琅勃拉邦省勐南县和勐宗丕县租赁了9万亩土地,引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橡胶树新品种。他们惊喜地发现,老挝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橡胶树生长,不但单株出胶量高,割胶期也比国内长2个月。

经过多年发展,琅勃拉邦众和橡胶有限公司通过自营和合作的模式种植橡胶24万亩,还带动当地6000多户独立经营的种植户参与。每年4月至12月的割胶季,公司橡胶基地里通常有千余名老挝籍工人为割胶忙碌着。

依托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琅勃拉邦众和橡胶有限公司每天都会往中国发运一批成品胶,运量也从中老铁路通车初期的每年2万吨增长到今年的3.7万吨。“这大大增强了我们在老挝加大投资的信心。”杨仕贤说。

琅勃拉邦省勐宗丕县橡胶协会会长涛恒作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跟随企业种下了9000棵橡胶树。这片橡胶林每月能给他带来3万多元人民币的纯利润,他家新种的12000棵橡胶树也将在两年后迎来收割。“种植橡胶树,是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提到橡胶,涛恒乐开了花。

琅勃拉邦众和橡胶有限公司所在的欢欢村,曾经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艰苦。这些年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当地修建了学校,并将公司的电网和饮水设施无偿捐赠给当地使用,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如今,村民们或在橡胶基地工作,或自己种植橡胶,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子。村长向贡、琅勃拉邦省农林厅厅长奔米都期待着,中老铁路继续带动当地发展,老挝云南朋友共同合作让村子里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记者 杨春梅 刘子语 韩成圆)

(原标题:橡胶产业 富民兴村)

相关推荐
中老铁路,大通道带旺大产业

榴莲冷链班列准时抵达中国昆明,跨境班列缓缓驶过老挝磨丁,截至今年一季度,中老铁路累计运送旅客突破50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5640万吨,双双突破5000万。

联通山水间 情暖丝路长——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两周年

2025年4月12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迎来开行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以量质齐升的成绩,诠释了互联互通的力量。

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累计开行突破200列

14日6时50分,80031次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满载着37车40英尺集装箱复合肥料从郑州圃田站发出,成为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按图开行的第2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