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他们,在国门学校逐梦未来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5-02-18 10:33:54

01bf7b16f5d5451ba49d4556fbacd701.JPEG

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 记者 张莹琳 摄

962698b78cc248a88a8ed156baff5ad4.JPEG

学校组织缅籍学生参与暖心的冬日活动

在瑞丽市畹町镇,有一所国门高中,距国境线直线距离仅200米,培养了许多外籍学生走向中国名校,这就是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2019年开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高中学段的所有外籍学生指定由该校招收和培养,学校现有学生986人,其中缅籍生129人。

“布衣暖 菜根香 诗书滋味长”,学校石碑上刻写的这句话,激励莘莘学子,纵使前路漫漫、历经千帆,仍当从诗书中找寻向上的力量。

高二年级的排晶静、李冬相、旺尹都是缅籍国际生。排晶静幼年便随父母来到德宏上学,从小学到高中,已经11年了。在这期间,她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这学期我刚转学到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热情友好,把我当家人照顾,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排晶静微笑着说。

李冬相也分享了在中国求学的感受:“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国籍不同并不会成为我们交流的障碍。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很乐意和中国同学分享一些有关缅甸的有趣故事。”

2024年9月,学校举办了“古韵颂中秋,传统展风雅——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2024年缅籍华裔学生中秋游园活动”,此次活动还特意邀请缅籍华裔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欢度温馨团圆时光,给旺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学校都会组织我们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旺尹说,她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

排晶静、李冬相和旺尹都希望留在中国继续深造,考上名校,实现人生价值,成为中缅文化交流的使者。2024年,该校有14位缅籍国际生成功考入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华侨大学等中国知名高校。

“学校为每名国际生配备一名导师,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华文教育办公室主任张买云介绍,为了让国际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校策划了丰富的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篮球赛、足球赛等赛事;日常开展中国历史文化主题讲座。此外,每位国际生需选两个兴趣班,课程涵盖球类、音乐、舞蹈、书法、主持等领域,以此培养特长,增强集体融入感。

“敢于突破”是校长李鑫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学校开办了德宏州第一家书法特长班,全面培养艺术特长生;是云南省第一家校长实名推荐华侨学生就读华侨大学的学校。“我们地处边境,深感通过教育推动中缅民间交流合作的责任重大。展望未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招生范围,吸纳更多优秀学子。同时,拓展与高校、企业、产业园等的人才合作,定向培养专业对口、素质过硬、积极进取的青年人才。”李鑫磊说。(记者 张莹琳 郭瑶)

(原标题:他们,在国门学校逐梦未来)

相关推荐
10年累投2万亿 云南工行确保贷款增速匹配经济发展

近10年来,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不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云南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在服务实体中彰显大行担当。

澜湄合作合格评定能力提升项目在广州圆满落幕

近日,澜湄合作合格评定能力提升项目来华交流研学活动在广州落下帷幕。

孟加拉国友好人士考察团访问云南

近日,应中联部邀请,以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中央常委阿卜杜勒·莫因·汗为团长的孟加拉国友好人士考察团一行21人访问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