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科技赋能产业 螃蟹养殖走上“智慧路”

来源:蚌埠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2-19 16:09:38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春节刚过,蚌埠的蟹农们已忙碌在田间塘头,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播蟹苗”工作。

2月15日清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的蟹塘边,已经热闹起来。一兜兜鲜活的小蟹苗,被搬运到小船上。渔工于绍勇夫妻俩撑着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耕作”。只见他们轻轻拉开网兜,蟹苗就争先恐后地蹿出,溅起阵阵水花,让人看得欢喜。

“盼着今年风调雨顺,夏天可别太热。”安徽省润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跃宗介绍,这一季的春播,基地养殖面积约一千亩,已经陆续投放了蟹苗,主要养“六月黄”。等到螃蟹丰收,下一季将种植水稻,这种稻蟹综合种养得模式,带动了当地数十户村民走上“环保、生态、绿色”健康发展之路。

“去年是个丰年,亩产接近200斤。今年,我们希望再努努力,螃蟹的个头能养得更大,亩产能超过200斤。”黄跃宗笑着说,眼里满是期待。

作为当地特色水产养殖的重要一环,春播蟹苗不仅承载着蟹农们对新一年丰收的期盼,也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

“一年下来,除了开销,我们老俩口能攒下一辆小轿车。”年过六旬的于绍勇笑着说。像他一样,约60名当地村民在这里实现就业,村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巡塘。”五河县盛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凡堂,从事螃蟹养殖29年。今春,700亩养殖基地已完成全部投苗工作。依托智慧数字渔场管理系统,可以对养殖环境、水质、螃蟹生长状况、药物使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管理、监测。

近年来,蚌埠市因地制宜,把发展养殖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可持续生态养殖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

“蚌埠螃蟹养殖有非常好的基础,今年春天,蟹苗投放量预计1000多吨,和去年持平。”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汤二红介绍,蚌埠螃蟹养殖主要产地在五河县,约占全市的80%,因为水质优越、光照充足、水草丰茂,产出的螃蟹有着青壳、白肚、金爪、体壮膏肥、香味浓郁的特点。

“水上春耕”正当时。“养出好螃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汤二红提醒,蟹苗的挑选、生长环境的打造有讲究。例如要挑选质量好的蟹苗,在蟹苗投放之前就要把蟹塘的环境打理好,为给蟹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打好基础。他提醒广大养殖户,蟹苗投放后,要重视投喂,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可选用诱食性和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优质高档颗粒料进行投喂。

从选苗到投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螃蟹养殖户们的辛勤与汗水。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蟹农们播下希望的种子,让我们一起期待夏秋的丰收。(周芳林)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小圩镇:春耕正当时

连日来,五河县小圩镇围绕小麦春季田间管理、高标准农田设施维护、水利工程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掀起春耕生产热潮。

安徽五河大新镇:大棚芹菜的绿色致富路

近日,走进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盛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安徽五河头铺镇:小渔具大产业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近年来,五河县头铺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帮助众多企业摆脱零散低效模式,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