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姜彭译:通过创新“混合式”融资机制,探索主权基金+开发银行+气候债券+碳信用的组合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5-03-21 00:07:10

3月20日,普惠金融与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通过多元对话与交流,分享经验、凝聚共识,为助力发展中国家跨越能源转型壁垒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张晓永主持圆桌嘉宾对话。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锋行动顾问研究员姜彭译建议,可以通过创新“混合式”融资机制,探索主权基金+开发银行+气候债券+碳信用的组合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比如,可以借鉴摩洛哥Noor太阳能电站的融资模式,通过非洲开发银行牵头,欧洲投资银行跟投,配额预售的金融创新模式开展项目建设。(张素桂)

相关推荐
“要想难以替代,就得提前迭代”——这个赣西园区如何“拼”出“新质生产力”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下,位于赣西的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构建创新联合体,研发创新从“单点突破”到“链式突围”。

2025新能源行业交流暨海尔招商会上在三亚举行

6月20日下午,由海南省能源协会和海尔新能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新能源行业交流暨海尔招商会在三亚召开。

综述丨中欧绿色产能合作为全球提供广泛机遇

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从巴尔干半岛的清洁能源电站到北欧港口的零排放船舶,从伊比利亚半岛的光伏产业园到中欧汽车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线,中国与欧洲的生态环保、绿色产能合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