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天长:让老旧小区“改”出满满幸福感

来源:天长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4-07 10:56:33

“看到别的老旧小区改造后环境变好了,我们就一直期盼着自己的小区也能早点变样。现在,我们小区也动工了,大家打心眼里高兴,感谢党的好政策,也期待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近日,家住安徽天长市南河新村的居民张大爷带着全体居民的心意,来到了当地街道办事处表达感激之情。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近年来,天长市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政府年度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持续推进,市住建局按照要求主动作为,围绕路面翻新、雨污分流、弱电下地、新增设施等方面强化改造。市区一个个老旧小区华丽“变身”,一栋栋老旧居民楼换上“新衣”,小区内污水管堵塞、地面坑洼、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得到解决……改造成果不仅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也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该市依据《天长市“十四五”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按照“先急后缓、逐步改造”的方案,相继实施老旧小区改造58个,楼宇156栋,惠及居民4598户。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对一批最早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公共设施破损较为严重的南河新村、肉联厂家属楼等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楼宇28栋,惠及居民612户,力争6月底全面改造完成,并根据小区业主意见实现物业管理。

尊重民意,按需改造。老旧小区最迫切需要改什么?怎么改?小区居民最有发言权。该市坚持“一区一策”原则,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通过走访入户、居民代表座谈、发放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征求居民的诉求和建议。一条条建议收集上来后,牵头部门对改造方案一次次修改完善,并通过微信收集意见方式进行表决,将最终设计方案在小区公示。在此基础上,再对老旧小区的“疑难杂症”对症下药,实施改造,做到精益求精,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顺民心、合民意。改造后的竣工验收也邀请居民代表共同参与,从“政府配菜”到“居民点菜”,小区居民的需求得到真正解决,老旧小区变得靓丽、更加宜居。

内外兼修,完善功能。在老旧小区整改过程中,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切实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既翻新屋面、拆除违建、雨污分流等靓“面”工程,又注重升级小区居住功能,新增小区汽车停车泊位、电动车集中充电设备,新增适老化设施、养老托幼无障碍设施及服务场,安装健身器材,增加快递投放等便民服务设施,进一步满足居民停车、充电、健身等美好生活需求。对无物业老旧小区环境、环卫设施等进行大力修缮的同时,采取社区+居民户自治相结合的方法,狠抓对小区安全保卫、维修等服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强化管理,确保质量。加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施工现场管理,委托质检、监理全程跟踪,对工程材料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无认证的建筑材料进场使用。安全宣传常态化,提醒工人及居民加强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及居民财产安全。在监管督查上,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开展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确保改造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该市还引入长效管理机制。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为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该市住建局坚持以“红色物业”为抓手,建立小区管委会和物业公司双向协商机制,推动“兜底服务进小区”,破解建后管养难题,确保改造成果长效化。 (李炳旺 李志明)

相关推荐
安徽天长:“免申即享”有温度 群众幸福有质感

近年来,天长市医保部门以打造“无感服务、有感享受”为目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主动拓展服务事项范围,切实落实医保便民举措,让市民“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无感医保”服务新体验。

安徽天长:职业化“田保姆”高效服务春耕春管

目前,天长市共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级示范组织20多家,为数万种粮大户、小农户提供粮食生产管理服务,全市100多万亩农作物“田保姆”服务面积达90%以上。

安徽天长:医保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024年以来,天长市依据有关文件精神,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省内异地就医时,无需办理转诊转院手续,实行“免备案”直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