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助力印尼学子圆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5-04-11 17:43:17

新华社雅加达4月11日电 特写|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助力印尼学子圆梦

新华社记者陶方伟

4月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阳光透过教学楼的窗户洒在一台台精密的智能制造设备上,机器的操作声与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在位于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内的印度尼西亚鲁班工坊,学生们正围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设备进行操作训练。

“在自动化行业,PLC真的非常有用!”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伊斯玛·娜比拉一边调试控制面板,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特别是在电气产品制造领域,它能紧跟时代发展,在工厂、机场等场所都有广泛应用。”

记者日前走访这座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共建的鲁班工坊时了解到,这里采用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印尼鲁班工坊已累计培养300余名技能型人才,并开发了涵盖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实训共计6门双语课程,助力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随着中印尼两国合作不断深化,越来越多中资企业进入印尼市场,对本土化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印尼双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从最初的“丝路工匠”培育坊,到如今的印尼鲁班工坊,打通了学习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印尼鲁班工坊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中企海螺水泥在职业培训、就业对接、人才共育等多领域同鲁班工坊持续深化合作,为服务中资企业、推动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提供了示范样本。海螺水泥印尼区域总经理助理秦栋说:“企业最缺的就是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本土化人才。”

受益于鲁班工坊培训的阿斯特丽德·博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印尼鲁班工坊,她不仅学会了中文,还掌握了先进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她入职海螺水泥的一家印尼分公司,从供应部核算员做起,如今已成长为公司中坚力量。

和阿斯特丽德一样,德妮·马利纳在印尼鲁班工坊学习期间通过了汉语水平四级考试,同时收获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跨文化沟通经验。

2023年,德妮加入雅万高铁项目担任客运段翻译,成为中印尼团队沟通的“桥梁”。“我从一个普通的印尼女孩,成长为连接两国的纽带,这一切都离不开在鲁班工坊的学习经历。”

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校长马蒙·穆罗德说:“通过与中国院校、企业的紧密合作,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2月底,印尼鲁班工坊智能制造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占地近300平方米,设有“电气成套”和“智能产线”两大功能区的现代化教学中心,为印尼培养更多电力与自动化领域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中心的建设既是顺势而为,更是主动作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洪说。他表示将继续聚焦印尼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人文交流于一体的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

“我们期待以鲁班工坊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同中国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印尼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马蒙说。

相关推荐
2025中印尼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交流研讨会在雅加达举行

由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部指导,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总会与中智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印尼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交流研讨会暨职业教育随企出海交流会”,于13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在雅加达召开。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东南亚赛区比赛在柬埔寨金边成功举办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东南亚赛区)11日在柬埔寨金边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圆满落幕。

金光集团发布可持续发展平台

金光集团10日在雅加达发布新的可持续发展平台Regenesis,计划于未来10年内每年投入3000万美元,用于印度尼西亚100万公顷热带雨林保护与修复,标志着金光集团在可持续森林管理和气候行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