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遗产、科技与青年——小外的博物馆“奇”遇记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陈麓伊 2025-05-19 14:58:49

452a07627ef54e92bc3a07102b536473.JPEG

云南考古体验馆。 加拿大人颜小外体验传统纺织技艺。 王靖中 摄

博物馆里,究竟能收获多奇特的体验?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在云南生活了20年的加拿大人颜小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特别的任务:探访3家昆明的小众博物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与众不同的环境、“黑科技”满满的展厅、从未见过的“展品”,让见多识广的他也不禁惊叹: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5月17日,小外的第一站是工业风满满的云纺博物馆。云南纺织厂是云南近代最重要的工业企业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934年。

“这个木箱是做什么的?”“这台机器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在仓库改建的博物馆里,他好奇地打量着大大小小的展品。轰隆隆一声巨响,一台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自动织布机突然启动,把小外吓了一跳:“原来这个‘老家伙’还能动啊!”

在一比一还原的20世纪80年代的职工宿舍里,缝纫机、暖水壶、搪瓷脸盆整齐陈列。小外说,他的家乡蒙特利尔也有不少全国甚至全球知名的工厂。“我非常清楚它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厂房和机器背后,其实是一个个辛勤工作的纺织工人,以及为她们默默付出的家人。这是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他感慨道。

参观完云纺博物馆,小外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云南考古体验馆。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考古类科普体验场馆之一,开馆不到两年,这里已经成为青少年研学的热门目的地。

一进门,面对琳琅满目的“黑科技”,小外立刻就走不动道了。他迫不及待地用AR设备,通过3D动画,了解动物牙齿、骨头等化石的知识;戴上VR眼镜并控制手柄,模拟“文物医生”修复壁画的场景。在沉浸式展厅的声光电效果中,他穿越时空,在森林时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古滇文化、晋宁古城村、苍山洱海等9个模拟场景里,尽情感受云南悠远的历史。

最让小外惊喜的,非馆内的“模拟探方发掘”游戏莫属。只见他蹲在地上,拿起刷子不停在一个个屏幕上左右来回,体验考古发掘的乐趣。“这个太有意思了,我还要再玩!”小外笑着说,作为一个考古体验馆,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丰富的体验项目,拉近考古工作与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距离,激发孩子们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下一项体验更刺激。蚂蚁、蜘蛛、蜥蜴、蛇……紧接着,他来到昆明活体昆虫博物馆。近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常年饲养并展出包括螳螂目、竹节虫目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200种活体昆虫,以及多种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多有趣的生物,尤其在室内!”他惊叹道。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从饲养箱里取出一只清迈斧螳和兰花螳螂,放在手上。小巧的样子,让小外直呼可爱。“我就叫你艾伦吧!”他给清迈斧螳取了个名字。然而,当全身布满黑白花纹的加州王蛇以及样貌奇怪的鬃狮蜥爬上他的肩膀时,小外终于不淡定了,被吓得惊叫连连……(记者 王靖中)

(原标题:遗产、科技与青年——小外的博物馆“奇”遇记)

相关推荐
老挝外交外事干部中文能力提升班在云南举办

5月11日至21日,老挝外交外事干部中文能力提升班在云南省举办,老挝外交部、中联部,丰沙里、南塔、波乔、乌多姆赛等中央部委和老挝北部9省的23名外交外事系统中文干部参加。

云南麻栗坡古树茶飘香联合国总部

5月21日,“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之走进联合国”国际茶日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各国驻联合国外交官和联合国秘书处官员近200人参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的老山古树茶首次走进联合国总部。

中沙双城记:两座“活态博物馆”的文明对话

在人类文明的版图上,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古城,虽相隔万里,却因商贸历史的纽带与文化遗产的共鸣,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两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城,既拥有相似的贸易基因,又在保护与传承中探索出不同的路径,成为“活态博物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