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记者手记丨从夏季达沃斯论坛看“AI+”时代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5-06-26 06:54:57

新华社天津6月25日电 记者手记|从夏季达沃斯论坛看“AI+”时代

新华社记者眭黎曦 周思雨

24日至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正火热进行。与会者奔走于各个主题的会议之间,但每当走过展览区长廊,总会有人停下脚步,观望一件造型独特的蘑菇型展品,打量、拍照、互动,即使是较为宽敞的通道也会时常因驻足人群而堵塞。

这是一件名为“智能真菌”的艺术作品,由一位艺术家和一位人工智能(AI)专家共同创作而成。它通过AI系统计算,用蘑菇内的光影来模仿人类动作,并在不断互动中影响人们的行为。艺术家借此来展示AI神经网络,并提醒人们“重新思考人类在智能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就在“智能真菌”旁边,另一件由AI驱动的互动艺术装置也吸引不少嘉宾合影留念。该装置可捕捉来往嘉宾的肢体动作,在一个巨大的屏幕上实时生成类似油画风格的视觉作品,并把艺术化后的嘉宾形象融入天津生态景观和文化遗产中。

除了展示AI与艺术的结合,本届论坛主场地演播厅外还设置了AI实际应用的沉浸式体验。与艺术展区有所区别的是,这些实际应用的AI产品全部出自中国本土科创企业。

其中一只人造的“灵巧手”引起不少与会嘉宾的兴趣。它由“多维触觉”和“AI视觉”双模态组合而成,仅单手就集成1000多个多维触觉传感单元,同时辅助以高清AI手眼相机,通过融合算法可精准估算接触物体的姿态。

来自一家英国企业的与会嘉宾西尔万·巴克尔在“灵巧手”展台前不断做出抓、握、捏等手部动作,这些动作被“灵巧手”的视觉传感器一一捕获,并同步进行完全复刻。“这太酷了!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中国的创新产品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中国的技术进步确实惊艳。”来自一家印度企业的与会嘉宾拉贾特·纳朗告诉记者,“灵巧手”这样的“AI+”产品反映出中国AI强大的实际应用水平。

AI的热度不仅体现在展区,更延伸至论坛讨论中。“AI助力工厂转型升级”“打造AI智能体经济”“AI的哲学性思考”……诸多分论坛直接将AI作为讨论主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正赋能各行各业,引领人们进入“AI+”时代。中国在这条创新之路上的探索,正为全球科技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

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成员朱民表示,在中国,AI得以广泛应用,且应用场景非常丰富,中国AI技术的强项在于实体与软件的结合,“中国的电动车、机器人,这些产品的发展都植根于制造业和软件的深度结合”。

“中国的AI技术水平在世界属于第一梯队,它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带来惊喜。”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到访过中国一些发展AI技术的企业,感觉到“中国AI的发展速度跟中国高铁一样快”。

相关推荐
华人科学家联合团队发布人工智能美白挖掘新流程

近期,纽约大学、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华人科学家联合团队,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深度学习融合的创新技术,开创了一种高效的天然美白活性分子筛选与验证流程,其速度比传统计算方法提升了97%。

7小时生死线 大语言模型首次用于国际地震救援

中缅英互译系统的落地应用,展现了AI语言大模型赋能应急救援的价值。

文莱师生代表赴华观摩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

文莱中华中学4名师生代表7月27日启程前往中国广西,受邀观摩第22届广西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