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增长5.4%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5-07-23 07:59:25

新华社上海7月22日电(记者吴宇、陈杰)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实现进出口8.16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4%,比重较去年提升0.9个百分点,展现出长三角外贸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五大直属海关,分别会同地方政府建立了进出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有效简化特殊物品进出境审批流程;探索高风险特殊物品跨区域联合监管,便利企业跨关区开展药品研发生产活动;将供应链安全评估模式推广至长三角全域,上半年共为长三角10万余票供应链货物减少布控查验量,惠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

为促进区域物流链循环畅通,上海海关牵头将海运领域的“联动接卸”模式推广至江苏南通通海港和启东吕四港,实现“水水直联、多港互动、内河承接、洋山装卸”,不断拓宽长三角企业的出海通道。目前,“联动接卸”模式已覆盖长三角14个港口,上海口岸的枢纽和辐射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此外,今年以来,上海海关牵头制定了《长三角海关跨关区通关业务联系配合办法》,建立300余人的联络员队伍,畅通申报地与查验地海关、口岸与属地海关的联系沟通渠道,提高疑难问题处置效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沪苏浙三地海关加强通关协作,建立企业信用培育协作机制,首次开展跨关区的“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培育认证试点,进一步释放AEO制度红利。

相关推荐
共建省际毗邻区协同发展带

近年来,皖苏浙毗邻地区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体化”“高质量”的“快车道”,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为先导的“3+N”的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保持韧性与活力的民营企业有哪些特质?——民营经济一线观察记者手记之一

记者近日在长三角地区调研民营经济时,接触到一批在当下挑战中依然保持韧性与活力的民营企业,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企业尽管规模不同、所处行业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模式不同,但往往在价值理念、对前景的判断乃至具体的经营策略上,都体现了高度的相似性。

长三角地区首届融资担保职业技能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在合肥举行

10日26日,长三角地区首届融资担保职业技能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在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