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财经分析:中资车企以丰富产品线应对澳大利亚市场变局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5-07-30 17:25:33

新华丝路悉尼7月30日电(记者李晓渝)近日澳大利亚联邦汽车工业商会(FCAI)和电动汽车委员会(EVC)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相比2024年同期有所回落,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却出现激增,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也有较为明显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澳汽车市场直指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演进形势有所改变,中资车企正通过丰富各自产品线来应对变局。

纯电动汽车销量驶入减速带

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澳大利亚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同比下滑6.5%,至47145辆,在整体的新车销售量中的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约8%下降至7.6%。

此前,当地新车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售经历了占比从2020年约1%至2023年约7%的持续快速上升。2024年全年,这一占比相比2023年其实也有约0.5个百分点的增长,而且当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大批中资车企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带来更多的车型选择,澳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将更加向好。

不过,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然并不尽如人意。澳大利亚道路与旅行相关服务提供商NRMA刊文指出,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不打算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受访者比例从2024年的约三分之一升到了约二分之一。影响受访者购买纯电动汽车意愿的最大因素是对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拖曳问题的忧虑。同时,多数受访者都对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是否充足,以及纯电动汽车价格能否与燃油车相当这两个问题感到担忧。

与此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尤其是商用车这一细分市场上风靡一时。NRMA指出,引发风潮的主力是比亚迪去年四季度在澳大利亚市场上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Shark 6。当地媒体称,这款产品不但填补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在澳汽车市场的品类空白,而且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达到了10424辆。同时,比亚迪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SUV产品Sealion 6的销量也达到了4375辆。而在这6个月中,澳大利亚市场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体销量飙升超过210%,达到25584辆。

总之,两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今年上半年澳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合计达到约10.7%。虽然纯电动汽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主力,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开始崛起。

燃油车难以退出舞台

除了新能源汽车外,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情况是,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HEV)的销量达到93746辆,同比增长约14.9%,使其在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约12.9%升至15%。

尽管被诟病始终无法在商用车市场取得实质性突破,反而让后出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低排放商用车这个领域中占据了较大份额,但其实近两年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澳大利亚的销量增长速度不容小觑。2023年这类燃油车的销量还不到10万辆,去年就快速增至大约17.3万辆。去年6月,澳汽车市场龙头企业丰田宣布要将在澳大利亚销售的乘用车主力车型过渡为混合动力。综合这些情况来看,预计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澳大利亚的销量还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澳大利亚推出小排量燃油经济型汽车符合当地市场需求。未来2至3年内,插电式和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前景预计将比纯电动汽车更好。

他解释说,一方面,从澳大利亚市场来看,该国的政策走向的确是要在未来让燃油车逐步受限。今年7月1日,“新车燃油效率标准”正式生效,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要让在澳销售的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符合排放要求,否则就会面临处罚措施。这项政策的实施代表了澳政府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不过,“新车燃油效率标准”是一项技术中立政策,它鼓励汽车制造商提供更高燃效的车辆,但并不限于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而是也包括高燃效的汽油车和柴油车。从这点来看,中短期内燃油车在澳汽车市场中的地位难被现有政策动摇。

澳大利亚要让新能源汽车完全取代燃油车的困难之处还在于三点。首先,澳大利亚燃油价格相对较低,而充电基础设施不普及,因此很难产生驱使消费者将燃油车换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其次,澳大利亚当前电网的结构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规模部署快速充电站和充电桩的阻碍,而这就意味着对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不易缓解。第三,从澳大利亚文化的特性来看,消费者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因此很难发生燃油车被迅速全面取代的市场颠覆情况。

另一方面,从全球市场来看,全面取代燃油车的热潮有所回落。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车企在过去几年曾提出“全面停止汽油车制造”的愿景,但目前在执行上已出现调整和放缓。这也证明了燃油车的市场不会轻易消失。

中资车企丰富产品线

去年以来,十余个中国汽车品牌先后涌入澳大利亚汽车市场,给当地市场带来巨大变化。但在此之前,多家中资车企已经通过多年耕耘,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以比亚迪为例,今年6月澳大利亚新车销量排名前七的纯电动汽车中,比亚迪占据了四席,正在纯电动汽车这个细分市场上展现追赶特斯拉的强劲态势。同时,如果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计算在内,那么上半年比亚迪交付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了23355辆,已经远超特斯拉的14156辆。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是比亚迪全球布局中的重点市场之一,具有人均收入高、汽车普及率高、消费市场成熟等优势。作为主力新能源品牌之一,比亚迪在澳汽车市场的累计交付量已于今年7月12日超过60000辆。

记者了解到,澳大利亚汽车市场虽然整体体量不算大,但具备相对其他发达国家市场准入门槛较低,零关税,没有贸易壁垒,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等一系列优势,而且在当地市场取得成功也有利于中资车企将品牌继续推向其他海外市场,因此成为了大批中资车企出海的首选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虽然上半年的整体销量表现欠佳,但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在今年6月却创下历史月度新高,而且在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也达到了创纪录的10.3%,高于5月的9.2%和去年6月的8.3%。从热销的纯电动汽车榜单来看,多个中国品牌排名靠前。当地媒体认为,近期纯电动汽车的激增得益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的竞争,尤其是一些中国品牌在6月的财年末促销活动中下调了多款纯电动汽车的价格。另外,“新车燃油效率标准”也被寄望于能够进一步促进纯电动汽车的销售。

面对纯电动汽车销售长期前景光明,但中短期可能受阻,而燃油车销售仍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主流地位的情况,中资车企正在纷纷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丰富产品线来继续开拓澳大利亚汽车市场。

对于上汽、长城、奇瑞等在燃油动力领域技术积累较多的中资车企来说,目前在澳汽车市场上正在快速丰富产品线,纷纷推出新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车型,形成多种低排放汽车全面发展的格局,以满足当地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举例来说,去年6月长城汽车在当地推出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车型山海炮后,又宣布计划在今年推出四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长城汽车在澳大利亚的一位负责人赵力超近日表示,该公司不会局限于单一的技术或产品,而是将提供全系列的车辆,以满足澳大利亚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长城汽车另一位负责人约翰·凯特则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有助于让澳大利亚人摆脱燃油车,推动充电桩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发展,最终成为市场全面接受纯电动汽车的关键。

同时,比亚迪、小鹏等以纯电动汽车相关产品和技术闻名的中资车企也在纷纷布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比亚迪则凭借Shark 6的热卖已经在澳大利亚市场上博得头筹。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澳大利亚市场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长途通勤、郊区出行以及户外旅行等典型场景,这些场景对续航、安全与灵活性要求更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在纯电和燃油驱动间自由切换,可以有效缓解“里程焦虑”,是当地特殊地理与出行结构下的理想方案。比亚迪坚持“纯电动汽车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策略,这已在欧洲、东南亚市场取得验证,当地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攀升。在澳大利亚,该公司也将根据用户反馈、市场结构和政策动向,逐步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型投放,并通过全渠道传播加强用户教育,帮助消费者理解其优势和适用场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资车企丰富自身产品线的举措难免会在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中加剧“内卷”,其结果可能是中国品牌整体销量虽然提升,但具体到某一家企业的业绩却有可能出现下滑。中资车企之间的竞争目前已经出现从“价格战”到“挖角战”甚至到“口水战”全面升级的苗头。尽管预计中资车企的成本会随着未来几年海运运费的下降而走低,但它们在澳大利亚市场的利润能否保持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参与调研: 李唐宁)

相关推荐
2025年二季度澳大利亚通胀率降至2.1% 进一步降息可能性加大

澳大利亚统计局30日宣布,2025年二季度该国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2.1%,低于一季度的2.4%,也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2.2%,达到2021年一季度以后的最低水平。

6月澳大利亚经济活动领先指数增长率继续下降 经济复苏趋势陷入停滞

西太平洋银行和墨尔本研究院23日发布的报告指出,2025年6月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墨尔本研究院经济活动领先指数的6个月年化增长率下降至0.03%。

7月Judo Bank速览澳大利亚综合PMI上升至53.6点

金融分析公司标普全球(S&P Global)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2025年7月标普全球速览澳大利亚综合采购经理指数从6月的51.6点上升至53.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