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李大开:锻造新质生产力——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之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08-01 09:09:14

26ff487b6d7448d1bbe5447cefec3470.png

图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大开,7月31日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决胜全球汽车竞争下半场”平行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让我们以创新为剑,开辟全球市场;以协同为盾,筑牢产业根基!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屹立世界之颠——创新不止,‘链’动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大开,7月31日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决胜全球汽车竞争下半场”平行论坛上,分享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突破的实践。

李大开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技术、模式、标准“三新”。首先,技术之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即电机、电池、电控,简称“三电”)、车规芯片、智能驾驶软件正在重构产业赛道。国产碳化硅(SiC)电驱功率密度超4.2kW/kg,跻身全球领先行列。其次,模式之新。汽车供应链配套的整零关系正在从“供应”转向联合开发。比如,车企与华为联合开发车型。第三,标准之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已成为核心竞争力。基于低碳或者零碳的高效智能化生产,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将定义未来的产品和生产标准。比如,欧盟碳关税的实施,正在倒逼全生命周期降碳。所以他总结道,新质生产力=硬科技突破×产业协同×绿色转型。

通过分享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的实践,李大开总结自主创新的破局经验——保持战略定力,十年磨一剑;坚持正向研发,从追赶到引领;推动生态协同,聚力成链。“一定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中,自主品牌企业必须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坚定走研发之路,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核心管理,实现工业技术的透明化自主掌控,最终构建从实验室验证到严苛应用场景落地的全流程创新体系。”李大开强调。

他建议关注汽车供应链协同发展的三个方向。一是硬科技突破。比如车规级碳化硅器件,这些硬科技有技术壁垒,可以主导定价权。二是国产替代。比如高端汽车轴承,这个领域如果实现1%的替代率,就可能有超过百亿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三是数字资产。车辆数据资产衍生服务将溢价30%以上,为运营公司带来显著效益。

为助力我国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突破,李大开对企业、政府、资本和第三方机构提出建议。

建议企业要争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聚焦“专精特新”,未来五年培育50家全球细分领域TOP3企业。

建议政府为国产汽车零部件的认证与适配创造好的环境。比如,政府建议国有车企建立自主验证平台,促进国产零部件企业适配通道形成,加速零部件国产化率在关键领域的提升。

建议资本设立硬科技专项资金(十年周期),围绕关键技术进行专项破解。建议第三方机构制定新质生产力企业的评价标准,引导产业资源精准投入。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本次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汽车新未来”为主题,紧扣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新特点、新挑战,通过政企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讨产业升级的破局之道。(李璐)

相关推荐
华友循环肖巍:构建面向全球的服务网络 连通全球电池回收利用闭环

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决胜全球汽车竞争下半场”分论坛上,华友循环战略部部长肖巍作了“面向全球的锂电池综合利用低碳解决方案”的主题发言。

北斗智联刘蕊磊:AI可对汽车所有功能进行重塑

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决胜全球汽车竞争下半场”分论坛上,北斗智联总经理刘蕊磊作了题为《AI智能座舱的多模态进化与全域融合技术路径》的主题发言。

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强:车企出海需建设本地化服务能力

在7月31日举行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强表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未来辅助驾驶技术的落地离不开政策和标准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