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汽研王红钢: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汽车全球化体系构建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08-01 14:44:18

1ed2b100c9ee4281a68495126494c7ef.jpeg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钢在论坛上发言

在7月31日于重庆江北举行的“全球化战略与合规挑战”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汽研”)副总经理王红钢指出,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产业从“产品输出”向“体系输出”跃升的核心动力。

本次论坛作为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的重要平行活动,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吸引了2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参与研讨。

王红钢分析认为,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消费需求升级、国际规则重塑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质生产力已从本土培育拓展至全球竞争的新维度,这要求中国汽车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他强调。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传统的价格优势和规模效应已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王红钢指出,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和多元法规要求,必须构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标准体系为支撑、品牌建设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化发展模式。

王红钢提出,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从单一产品出口向全产业链输出的关键转型期。“当前‘出海’的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实现技术、标准、品牌和服务体系的全面国际化。”他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将从“走出去”迈向“立得住”的新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全面提升国际化能力建设。王红钢强调,全球产业格局重塑既带来”换道超车”的机遇,也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涉及标准制定、品牌塑造、服务网络等全方位能力。

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汽研正积极构建覆盖政策咨询、标准解读、法规应对等环节的全球服务体系。王红钢介绍,目前该院已在西班牙、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设立技术服务团队,为国内车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专业支持。

在标准国际化方面,中国汽研与乌兹别克斯坦技术监管局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协助该国建立基于中国标准的汽车法规体系,并获独家试验室授权。王红钢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标准+装备+人才”的系统化输出,促进中国标准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对接。(蒋非凡)

相关推荐
北斗智联刘蕊磊:AI可对汽车所有功能进行重塑

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决胜全球汽车竞争下半场”分论坛上,北斗智联总经理刘蕊磊作了题为《AI智能座舱的多模态进化与全域融合技术路径》的主题发言。

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强:车企出海需建设本地化服务能力

在7月31日举行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强表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未来辅助驾驶技术的落地离不开政策和标准的推动。

巨湾技研裴锋:超快充电池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巨湾技研总裁裴锋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供应链新质生产力决胜全球汽车竞争下半场”的分论坛上表示,智能驾驶是备受瞩目的技术赛道,而超快充电池也逐渐凝聚行业共识,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