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素有“灯窝子”之称,是淮河流域民间艺术花鼓灯的发祥地和传承地之一,多年来,有众多老艺术家们一直致力于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如今,这项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艺术也正在走出戏台院落,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日常生活,在传承和创新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近日,在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的莲花花鼓灯传承基地,老艺术家们正在进行花鼓灯文化交流活动,他们身着鲜艳的服饰,手持道具,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展现着花鼓灯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
河溜镇花鼓灯老艺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石昌法表示:“我从1959年到现在,一直在传承花鼓灯,我希望我们一代一代的孩子,把花鼓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为了促进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河溜镇不断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河溜中心小学将花鼓灯艺术课纳入课后延时课程,组织镇域范围内中小学生利用节假日学习花鼓灯艺术。
在河溜镇的一处花鼓灯培训基地,老师正在耐心地教授孩子们学习花鼓灯。孩子们虽然年纪尚小,但学习的劲头十足。他们认真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努力掌握每一个技巧,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对花鼓灯艺术的热爱与好奇。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石昌艳介绍道:“我们一直致力于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和培训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花鼓灯。这些孩子们是花鼓灯传承的希望,我们不仅教授他们舞蹈技巧,更注重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看到他们对花鼓灯如此感兴趣,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学员石圣馨说:“我觉得花鼓灯特别好玩,跳舞的时候我很开心,以后我想把花鼓灯跳得更好,让更多人看到。”
截至目前,河溜镇已借助莲花花鼓灯传承基地,先后培养少儿花鼓灯传承人600多人、中老年传承人100多人,创作、编排了40多个花鼓灯节目,并多次代表河溜镇组团在市、县文艺汇演中获奖。该基地也在2019年被认定为蚌埠市首批非遗传习基地,2021年被省文化旅游厅命名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4年被安徽师范大学授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河溜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刘贺表示:“花鼓灯是文化瑰宝,近年来,河溜镇大力支持花鼓灯文化的发展,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积极协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花鼓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河溜镇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耿帅 杨晨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