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合力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 推动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唐云 2025-09-03 10:05:52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之一。2014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出席中俄蒙三国元首首次会晤时提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2015年7月、2016年6月,中蒙俄三国政府先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蒙古国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开启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历史进程。十年来,在三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蒙俄三方合作坚定向前,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持续深化。2018年9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蒙、俄有关部门牵头建立了三方推进走廊建设工作组机制,大力推动走廊建设框架下务实合作,三国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口岸建设和海关、检验检疫、产业与投资、经贸、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地方及边境合作等领域交流不断深化,合作日益拓展,成果不断丰富,取得了显著成效。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也最具文明多样性的大陆,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交汇,商业活动在各文明之间活跃开展,塑造了以古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古代商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今天,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正为亚欧大陆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中国与俄罗斯、蒙古国两国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存在巨大互补性。在这一核心优势加持下,伴随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入推进,连接亚欧大陆的“草原丝路”“茶叶之路”等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

据有关统计,2013年至2024年,中蒙双边贸易额由60亿美元增长至186.2亿美元,中国始终保持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国、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大出口对象国地位。蒙古国第一座交互式立交桥、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个现代化残疾儿童发展中心、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都融入了中国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已经成为中蒙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标志。中俄同样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448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俄罗斯长期处于蒙古国第二大进口国地位,俄对蒙出口占蒙古国进口总量的比重高时可达30%。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价值愈发凸显,前景广阔,未来可期。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东北亚通道,中蒙俄经济走廊蕴藏着新的机遇。在世界经济遭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冲击的情况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可发挥重要的区域合作平台作用。中蒙俄三国秉持平等、互利、共赢原则,将地缘毗邻优势和潜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建设和拓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未来在促进东北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亚欧大陆互联互通进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向未来,中蒙俄三国应抓住机遇,加强协调,探寻更多的利益交汇点,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以更好应对百年变局下各种挑战,助力各自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三国还应借助多边合作平台,推动走廊建设迈上新台阶。例如,上海合作组织坚持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摒弃零和博弈,倡导共生共赢,具有支持多边主义的传统,有望在制度建设、平台对话和公共安全产品供给方面为走廊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三国应积极推动走廊建设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相互促进,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贸易便利化、绿色发展、科技和教育、农业和减贫、健康医疗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务实合作,推动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