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芜湖繁昌平铺镇:南师大学子再度赴神墩头考古发掘

来源:繁昌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9-04 16:14:58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芜湖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在芜湖市繁昌平铺镇神墩头遗址正式开展2025年度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工作。来自南师大2023级考古专业近40名学生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神墩头遗址位于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为一处商周时期遗址。遗址于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发现,遗址台地高出四周约2米,东、西、北侧三面环水,南侧为农田,为一处周代台型遗址,遗址面积约2205平方米。2023年,繁昌区同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启动皖南土墩墓群及其关联遗址的调查工作,调查发现神墩头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好,保存较为完整。2024年初,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同年9月首次发掘805平方米,出土遗迹105处,陶器、石器、铜器、玉器等遗物603件,证明该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周代铸铜遗址之一,属于当时的“官工业”体系,是继铜陵师姑墩遗址、镇江孙家村遗址之后同类遗址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对于探讨宁镇皖南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冶铸工业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为青铜冶铸“官工业”完整体系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为进一步解读神墩头遗址的文化内涵,探明商周时期江南地区生存环境、生业经济、聚落形态及文明进程等问题。2025年初,第二阶段考古发掘工作再次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区域位于遗址北部的台地和南侧农田中,共布设28个5米×5米探方,发掘面积800平米。目前,该阶段考古发掘工作正有序推进,野外发掘和资料整理到12月底结束。

此次发掘是繁昌区同南京师范大学在文物考古研究领域长期合作的缩影,旨在进一步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在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学术研究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深度探索皖南土墩墓群及其周边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南京师范大学还在繁昌平铺镇原五华村村部及皖南土墩墓群展示馆建立了南京师范大学繁昌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极大推进繁昌地区商周时期文明进程研究的深入开展。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底蕴。近年来,繁昌区平铺镇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科学统筹、精准服务、全民参与”为原则,构建“三位一体”的文物保护体系,推动文旅融合落地落实,为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王家才)

相关推荐
芜湖繁昌:从“一碗粥”到“大健康”的“智慧税路”

近日,在芜湖市繁昌区税务局“一企一策”服务的护航下,安徽同福集团以“一碗粥”起家的企业正加速驶向“大健康”产业蓝海。

芜湖繁昌新港镇举行首届大学生集体升学礼

芜湖市繁昌区新港镇举办首届“党建引领 筑梦未来”大学生集体升学礼,抵制“升学宴”“谢师宴”中的铺张浪费。

芜湖繁昌区:“岐黄夜话 健康市集”点亮群众健康夜生活

近日,由芜湖市繁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岐黄夜话·健康市集”中医晚市活动热闹开市,打通居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