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安徽蚌埠市怀远县茨淮新河万亩石榴基地里,石榴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去袋,以促进果皮着色。
“今年石榴品相好多了!”怀远县农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农技部负责人吕群龙欣喜地说,通过与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困扰多年的果实日灼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怀远是我国四大传统石榴产区之一,石榴栽培历史悠久。然而,传统主栽品种籽粒可食率不高、果实日灼严重、劳动用工成本攀升等问题,制约着石榴产业效益提升。
近年来,怀远县主动牵手相关科研院所,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攻坚“卡脖子”难题。日灼是由强烈太阳辐射引发的植物高温伤害现象,科研团队开展了遮阳栽培、果实套袋试验,成功研发出既能降低日灼发生率又不影响果实内在品质的遮阳技术,并筛选出适配不同品种的专用果袋。同时,集成应用“宽行窄株+单干圆头树形+行间覆膜+行间生草”轻简化栽培技术,使优质果率提高26%以上,每亩还能节约劳动用工5个至8个,实现降本增值。
“针对传统品种籽硬可食率低的痛点,我们通过科技攻关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妃红’石榴。”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省果树产业体系副首席专家秦改花表示,该品种保留了怀远石榴风味醇厚的特点,同时提高了籽粒可食率和外观品质,市场售价较传统品种高出30%至50%。
今年5月,“安徽怀远石榴科技小院”正式落户怀远,为产业升级再添强劲动力。科技小院聚焦怀远石榴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重点攻关新品种选育、优势品种提纯复壮、轻简高效栽培等,并通过示范推广、人才培训,构建“产业+政府+科研院所+用户”协同创新平台,为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迭代升级,让种植更高效、省力。”秦改花说,“未来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创新推动怀远石榴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孙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