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型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正游弋于山东海域,静静培育着绿鳍马面鲀鱼苗。预计到11月初,这艘由南澳县裕海海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裕海海产公司)与森海牧歌(浙江)海洋科技公司合作的全球首艘远洋游弋式通海型无限航区养殖工船将回到广东南澳海域,将600吨符合上市标准的成鱼交付裕海公司进行加工,销往全国,预计产值4200万左右。
广东裕海海产公司扎根于广东省南澳县核心渔业产区,是一家集海域开发、生态养殖、科研转化、供应链整合于一体的现代化水产企业。近日,广东裕海海产公司正式入选“广东鲜品”现代化海洋牧场区域公用品牌首批授权的企业名单。
在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天然无污染的海水孕育了各式各样的海产品,其中就包括绿鳍马面鲀。近年来,南澳坚持“工业不上岛”理念,立足渔业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从渔船捕捞走向海水养殖,走全方位护海、耕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鳍马面鲀即马面鱼,又叫扒皮牛、耗儿鱼,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绿鳍马面鲀鱼皮厚韧,剥去后鱼肉饱满,肌间无刺,肉质细嫩Q弹且蛋白质含量高,除了火锅,还可做刺身、烧烤,适配各种中餐场景。
8月16日中午,广东南澳县云澳渔港,600多艘渔船在伏季休渔结束后相继启航,开启新一轮捕捞作业。在广东裕海海产公司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绿鳍马面鲀的养殖和加工成为当地渔业转型的典型案例。
绿鳍马面鲀的美味并非偶然。它们以天然饵料——虾米为食,经过半年的精心养殖便能从5克左右的鱼苗长成约300克的佳品,其肉质紧实鲜美、营养丰富。广东裕海海产公司马面鱼业务负责人李绪茂说,“这批鱼是过年前后放的,已经有三到五两的规格。事实上,马面鱼很难承受29℃左右的水温,我们通过调控养殖密度和饲养频次,保留了马面鱼活鱼供应市场业务。”
广东裕海海产公司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工人们收起渔网,一尾尾绿鳍马面鲀在网中翻滚跳跃。这些绿鳍马面鲀将“走”向全国各地:一部分在潮汕本地和珠三角城市以活鱼售卖;大部分送至南澳绿鳍马面鲀加工冷链基地,经过精深加工后,最终跃上西南地区的餐桌。
绿鳍马面鲀
李绪茂介绍说,南澳绿鳍马面鲀加工冷链基地占地1000平方米,由原料与成品仓库、海产品分割修整、速冻、内外包装4个功能区组成,于今年5月启动生产调试。按现有设备配置,工厂日处理能力可达5吨。
广东裕海海产公司从2021年成功取得南澳县云澳深水网箱养殖区海域使用权起步之后,就布局深远海养殖,目前拥有深水网箱与传统鱼排网箱总计500余亩养殖海域,其中在云澳镇拥有300余亩深水网箱海域的使用权。
“我们打造的是从苗种繁育、成鱼养殖到深加工的全链条贯通的基地。” 李绪茂介绍,在2022年,公司就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达成合作,建立标准化苗种繁育中心和打造深水网箱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攻克种苗优化、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打造深水网箱示范基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在南澳建成两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2024年绿鳍马面鲀产量为100吨左右,产值约700万元。
“森海先锋”号养殖鱼类,最大程度避开各类重大自然灾害,精准定位最适宜养殖品种生长的水域环境,营造优质养殖环境,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南方就能实现绿鳍马面鲀产品全年供应。
同时,广东裕海海产公司通过联农带农推动规模化养殖,今年上半年,已经投产绿鳍马面鲀鱼苗750万尾,产量800吨、产值5600万元。2025年全年预计投放1500万尾绿鳍马面鲀鱼苗,其中联农带农1000万尾。(黄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