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共同主办的巢湖龙发现60周年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演化与环境学术交流会开幕式在巢湖举行。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汪谦慎致辞并宣布开幕,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姚义川,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刘俊,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贾跃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江大勇先后致辞。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成主持开幕式。
汪谦慎在开幕式上表示,巢湖龙是我国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生物化石代表,其发现与研究推动了对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理解,也为探索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关键实证。近年来,安徽开展巢湖动物群化石的系统性发掘与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显著提升巢湖在全球古生物研究格局中的影响力,推动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汪谦慎指出,安徽将持续提升化石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努力实现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更多力量。要深化原始创新,加强跨学科、跨机构协同攻关,为全球古生物研究贡献“中国智慧”。要推动成果转化,将巢湖动物群这一世界级化石宝库的科研价值转化为绿色发展动力。要拓展开放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古生物学国际合作研究,深化馆-站-校协调联动,勇攀地质古生物科学新高峰。
本届学术交流会以“巢湖龙发现60周年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演化、古地理古环境古生态及其对三叠纪生物圈复苏过程的响应”为主题,来自国内外共30家高校、科研单位和博物馆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