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提升外汇服务质效 助力企业扬帆远航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陈麓伊 2025-08-16 10:41:18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以下简称“河北省分局”)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以“政策赋能+便利畅流+避险护盘”三位一体模式,持续推进外汇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外汇服务质效,助力企业扬帆出海,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赋能搭台,护航企业跨境投资行稳致远

河北省分局始终坚持金融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采取“主动跟进、全局谋划、量身定策”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辖内企业“走出去”的热情持续高涨。如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22年、2024年在韩国投资建立销售公司和研发中心;某主要从事石英台面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于2024年在泰国设立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优化成本结构,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某管业有限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开展对泰国的投资。上述企业对于境外投资路径设计、跨境资金运用等具有强烈需求。河北省分局密切关注辖内境外直接投资登记增长趋势,及时跟进企业诉求,多次组织面对面交流会,现场解答企业境外投资备案、跨境资金流动和后续贸易信贷报告等难点问题,同时指导银行合规审核境外投资业务,顺利完成企业境外投资登记、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等业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跨境金融政策支持。

在跨境投资过程中,实物投资是比较少见的。辖内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目前共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5家,其中2022年以来陆续设立了位于柬埔寨的生产型子公司和位于印度尼西亚的销售型子公司。近期该企业反映,各投资目的国的政策不一,当地不能出具验资报告,实物出资部分很难界定。针对企业对外投资诉求,河北省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上前一步、主动服务,认真查阅政策,细致耐心帮助企业解答问题,指导银行根据境外企业会计账、出口报关单和当地进口报告单来确定实物出资金额。目前,银行正在稳步办理企业对外投资相关业务。

便利化改革破局,畅通企业贸易资金流通血脉

河北省分局紧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贸易外汇管理改革,从流程破壁、信用增效方面,精准护航企业布局海外市场。一是贸易名录“放权即服务”,减负“一带一路”拓市步伐。持续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及变更权限下放至银行,优化主体信息采集内容和渠道,极大降低了企业“脚底成本”,为“一带一路”贸易拓展按下“快进键”。二是优质企业“信用换便利”,激活“一带一路”结算效能。持续推广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支持银行选择信用良好的优质企业实施更加便捷的贸易外汇收支措施,逐步形成“越合规越自主”“越诚信越便利”的经营生态,提升外汇结算效率。

汇率避险筑墙,稳固企业跨境经营收益根基

聚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贸易企业,创新开展汇率避险工作,为跨境经营筑牢“汇率风险防护墙”。一是政汇银企联动,定制专属避险机制。二是靶向宣传、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深入关东针织有限公司、巴菲船务有限公司等综保区内小微企业,开展重点企业面对面服务,指导企业运用远期结售汇、掉期、期权等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减少企业财务损失。三是多线推进,扫清知识盲区。组织召开汇率避险业务宣讲会,全面梳理共建国家货币特性、避险工具及政策指引,实现知识精准触达,对于稳外贸稳外资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关推荐
石家庄国际陆港开行中欧(亚)班列“流量”如何变发展“留量”

今年1至6月,石家庄国际陆港开行中欧(亚)班列573列,发送标箱57951个,货重70.56万吨,货值6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155%、247%、71%,核心指标持续领跑京津冀同类陆港,“超级带货王”实至名归。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多个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记者8月21日从国家外汇管理局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决定在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打好跨境金融服务“组合拳” 强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企业“筋骨”

2025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为广东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广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