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场小而美的中国非遗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5-10-27 16:20:33

新华丝路瑞士瓦利塞伦10月27日电(记者陈俊侠 连漪)瑞士华人华侨26日在苏黎世州瓦利塞伦市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暨‘知行合一’——王阳明生平事迹图片展”,用包括书法、剪纸、云锦、茶艺、唐卡、京剧、珠算等18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在内的150多件展品和30幅介绍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事迹的图片,吸引了众多当地各界人士前来观展。

展览在当地一处小型音乐厅举行,规模不大,但颇具特色。展品中包括多位非遗传承人创作或监制的作品,另有部分展品来自苏黎世多位侨胞的私人珍藏。数百名华人华侨及瑞士当地人陆续前来观展,他们有的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有的带着孩子一同前来,争相一睹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品。

在开幕仪式上,一首用中国国家级非遗乐器——古筝演奏的乐曲《茉莉花》,让听众听得如痴如醉。《茉莉花》原是中国民歌,后被改编为多种乐器演奏的乐曲,如今已享誉世界。现场不少瑞士听众对该曲子耳熟能详,不禁轻声跟着哼唱起来。

在展览现场,最开心的无疑是孩子们,他们一会儿试着用毛笔写字,一会儿学用剪刀剪纸,一会儿闻闻藏香的味道,一会儿又被泥塑和皮影所吸引……开心的笑声不时在大厅响起。玩累了,他们还可以品尝月饼等糕点。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瑞士当地孩子或中瑞混血儿。

作为瑞士国际品质酒店创始人和名誉主席,贝亚特·布鲁默先生对苏绣、湘绣、宋锦、云锦等织绣印染技艺非常感兴趣。他指着一幅苏绣双面绣“国色天香”说:“中国文化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有歌舞,还包括剪纸、汉服、织绣等,这让中国古老文化不断得到传承。比如这幅‘国色天香’,它构图和谐,做工精细,画面逼真,再加上精美的绣框,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品。观看这样的艺术品是一种享受。”

当地华人方俏敏女士为展览提供了包括一套河南汝窑茶具在内的多套精美瓷器和铜版画。看到展览如此受欢迎,她颇为感动地说:“我希望把自己珍藏的一些代表中国最优秀的文化产品拿出来,把我们的非遗之美介绍给更多的外国朋友。”

不仅非遗展品受到好评,王阳明生平事迹图片展也让很多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一幅摘录有《传习录》金句的图片前,当地资深律师彼得·库恩思索良久,流连忘返。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这样的语句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次展览通过一位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展示了中国具有普世价值且历久弥新的智慧。千百年后,人们仍然在学习、领会和运用这种中国智慧,这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展览主办方,苏黎世中国传统文化协会会长陆金莲表示,本次活动以“文明互鉴”为宗旨,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瑰宝与阳明心学两大板块,立体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旨在为瑞士民众开启一扇直观感知中国、读懂中国的窗口。展览不仅是中瑞人文交流的盛事,更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动实践。

相关推荐
萝卜快跑将在瑞士推出自动驾驶服务

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10月22日正式宣布与瑞士公共交通运营商——瑞士邮政旗下的邮政巴士达成战略合作,将在瑞士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miGo”。

乐声无界——瑞士指挥家谈中瑞音乐交流与友谊

再次见到让-克里斯托夫·莫尼耶,是在日内瓦州立管乐团的排练厅。作为团长兼指挥,他正在忙着给大家发乐谱。虽然是周末,但小小的排练厅济济一堂,一首庄严恢弘的《红旗颂》响彻全场。

瑞士伯尔尼中国文化中心在日内瓦举办“天涯共此时”中秋文艺晚会

由瑞士伯尔尼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天涯共此时—— 2025中秋节文艺晚会”23日在瑞士日内瓦李斯特音乐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