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内蒙古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招引座谈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重点推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建设、绿色能源供给体系、特色产业应用场景等核心优势,向企业发出共建数字内蒙古的邀约。

从当日座谈会上获悉,内蒙古正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大数据领域异军突起,目前正紧抓招商引资这一“关键引擎”,以“数”为媒,以“商”聚力,将大数据发展优势转化为持续胜势。
内蒙古算力“高地”优势明显。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钧毅介绍,内蒙古作为全国唯一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十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已建成机架数98.7万架,算力规模增长到21.8万P,占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的22%,其中智算20.4万P,居全国第一。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400G全光网络已覆盖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与全国27个省市建立直达链路,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60T,算力流通能力持续增强。
同时,内蒙古还手握能源“宝库”和成本“洼地”两张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王牌”。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1%,丰厚的“风光家底”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夯实了底座。目前,内蒙古已启动建设7个总投资超300亿元的算电协同试点项目,其中2个项目在全国率先并网发电,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电占比达到80%,居全国前列。通过鼓励算力企业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多年度购电协议,内蒙古将每度电价格稳定在0.32-0.35元,构建起极具竞争力的算力成本体系。在服务模式创新上,内蒙古打破算力租赁包年包月的传统长租桎梏,转向随接随用、按需付费的短租模式,让算力触手可及。
这一站,内蒙古为何选择杭州?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GDP比重达28.8%。今年上半年,这一产业增加值达3245亿元,同比增长9.8%,占GDP比重近三成。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内蒙古能源、农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产业场景与广阔实践空间,恰好可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多元场景试验场”。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1.6%。
内蒙古以“场景设计在杭州、落地验证在内蒙古”的双赢构想吸引了到场数字经济企业的目光。据介绍,内蒙古正以“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应用场景,电力能源领域,鼓励电力企业建设大模型,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需求预测、运行调度、智能巡检、故障诊断维护等场景应用;支持煤炭企业加强大数据分析、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等技术在煤炭开采、运输等领域应用。现代农牧领域,在农作物精准种植、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领域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鼓励养殖企业应用生物胶囊、智能穿戴设备等技术;支持草种业推广应用无人机、智能传感等技术。生态环境领域,推动建设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大模型。低空经济领域,支持利用空天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智能技术及设备,加强对森林、草原、湖泊、荒漠、湿地等进行智能监测、评估,提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治理智能化水平。
目前,内蒙古正以载体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流通活力。其中,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全力打造“世界金融算谷”,落户10家金融数据中心;内蒙古察哈尔数字产业园聚焦承接万亿级大模型训练任务,承接华为、阿里、抖音等19个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业务;内蒙古数据要素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招引数据企业170余家,包括百度、抖音、海天瑞生等数据标注企业50余家。
座谈会吸引了杭州数据集团、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轩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有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升能能源(浙江)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业到场。会后,内蒙古招商小分队赴蚂蚁集团考察对接。
今年以来,内蒙古聚焦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产业、瞄准重点项目,以小分队形式通过一对一精准对接、点对点靶向招商,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提升招商引资成效。本次座谈会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上海办事处共同主办。(侯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