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蜀山区城市更新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总价约10.93亿元成功竞得SS202507号优质地块,标志着中科创新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正式迈入实施阶段,为“科大硅谷”蜀山园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更以“科创+城市更新”的实践路径,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蜀山样本”。
据了解,该地块北望太湖路、南邻望江西路,东接金寨路,西连规划支路,总面积约150.78亩的土地上,既有老城区的时光印记,也蕴藏着科产融合发展的巨大潜能。“这片地块是中科创新园片区城市更新的首开区,它的成功获取,就像为整个片区更新按下了‘启动键’。”该公司项目负责人项永明表示,地块规划包含71.62亩居住用地和79.16亩商务金融用地,“产城融合”的布局设计,正是为了构筑“科创赋能+生活提质”的优质生态。
中科创新园片区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其深厚的科创基因。作为“科大硅谷”蜀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紧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边不仅汇聚了硅谷大厦、人工智能大厦等成熟科创载体,更积淀了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与高科技企业集群。“片区坐拥优越的科创禀赋,本次城市更新将精准施策,全力推动科创潜能转化为发展动能。”项目负责人项永明介绍。

项目设计效果图(科创街区)
蜀山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安徽省城市活力品质提升会议精神,用城市更新让老城区焕发活力,用科技创新让老城区产业动能澎湃。近年来,蜀山区创新探索“科创+城市更新”发展路径,采取“租购改拆留建”并举,构建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全周期科创载体体系,实现城市功能与科创支撑能力的同频共振。“更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要让老城空间在科创赋能下焕发新生。”项永明介绍,项目将紧扣“强科创”“提品质”“惠民生”“算好账”四大核心策略,以肥西路和太湖路十字街区为枢纽,打造特色科创街区,推动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构建环高校院所的“科创森林体系”。这一布局,与蜀山在环中国科大、科学岛片区谋划建设科创园区的整体规划一脉相承,形成全域联动的科创发展格局。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大硅谷”蜀山园已形成50余万平方米已建载体、41万平方米在建载体、75万平方米拟建载体的梯次推进格局,力争到2028年全区科创载体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实现“创新源头在哪,载体就建到哪”的布局。中科创新园片区更新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这一载体矩阵,推动形成“科技创新筑根基、成果转化促产业、产业升级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此次更新实现‘民生改善’与‘科创提速’共赢。”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合肥蜀山区将以此项目为重点,持续优化全域科创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内涵,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驱动力,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科创赋能城市更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高质量发展写下更加坚实的蜀山答卷。(周维斌 詹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