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东盟与中日韩举行“10+3”领导人会议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9-08 10:36:00

新华社信息万象9月8日电 (记者许钺乃、林昊) 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7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第19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积极评价“10+3”合作机制为推动亚洲经济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的积极贡献。

本次会议由老挝总理通伦主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会议。

通伦在致开幕词时说,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已成为本地区一个重要的合作机制,自1997年建立以来为本地区稳定和繁荣,推动地区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说,“10+3”领导人会议为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之间的关系和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与会领导人还将就2017年“10+3”合作机制建立20周年开展庆祝活动进行讨论。他表示相信,通过“10+3”国家的有效合作和积极贡献,本次会议将取得成功。

据介绍,本次“10+3”领导人会议将重点讨论老龄化问题,呼吁认真履行东盟有关文件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对老龄化问题的承诺。会议将就老年人护理和保健、经济赋权、建设包容性社会等提出具体建议。

1997年12月15日,首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举行,东盟各国和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与合作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广泛共识,“10+3”合作进程由此启动。该合作机制是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推进东亚合作的主渠道。

“10+3”已经建立了65个对话与合作机制,其中包括外交、财政、经济、劳动、农林、旅游、环境、卫生、打击跨国犯罪、文化、能源、信息通信、社会福利与发展、科技、青年、新闻及教育共17个部长级会议机制。

相关推荐
商务部:努力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尽早生效实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1月13日表示,商务部正在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国内核准工作,与东盟方共同努力推动议定书尽早生效实施。

“果篮子”越做越大 我国近七成进口瓜果来自东盟

海关总署1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农食产品贸易硕果盈枝,今年前10个月,双边农食产品贸易额达513亿美元,同比增长8.9%;其中,中国自东盟进口干鲜瓜果产品超100亿美元,占自全球进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聚焦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

11月3日,以“国家治理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