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我国膜产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10-31 09:43:01

新华社杭州10月31日电(记者魏一骏)“中国膜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反渗透、超滤、微滤等膜技术在能源电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给水处理、污水回用及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说。 

高从堦是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院士高峰论坛上作出如上表述的。 

根据不同的应用,可将膜分为水处理膜、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生物医用膜等。高从堦表示,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治理和饮用水质量日渐受到重视,我国膜产业需求量很高,膜技术发展前景良好,已基本建立包括膜材料、膜元件、膜组件、膜装置等要素的产业链。 

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分离膜研究的科研院所、大学超过100家,膜制品生产企业300余家,工程公司近1000家。2016年,我国整个膜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400亿元;预计到2022年末,该数值将达到3610亿元。 

亚太脱盐协会主席栗原优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膜技术上有传统的优势,而中国、韩国等国家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有关专家同时指出,我国膜工业产值仍较低,仅占全球膜工业总产值15%以下;企业规模较小,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我国膜企业总数仅4%左右。此外,我国膜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创新能力尚较弱。 

高从堦建议,下一步要提高膜行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应根据各自优势,引进和培养并举,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称赞中坦合作成果显著

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1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出席东非商贸物流中心开业仪式。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