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斗全球组网“战幕”拉开 2018年率先服务“一带一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国腾 2017-11-06 15:42:30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白国龙、余晓洁) 厉害了,我的北斗!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实施的首次航天发射,拉开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战幕”。根据计划,我国将于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北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完成30多颗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北斗系统正朝着服务全球的目标全速推进。”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相对于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北斗三号服务区域将扩展至全球。下行导航信号升级与改造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北斗三号与北斗二号平稳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导航信号,从而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北斗是开放的系统,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它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为全人类提供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基础设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介绍说,北斗日益变得像水电一样影响人类生活,这对卫星导航的可靠性、连续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北斗三号卫星控制分系统增加了卫星至少60天的完全自主运行能力,保证了在地面测控站出现故障期间,北斗卫星仍能够在轨正常工作。此外,通过采取多项可靠性措施,北斗三号卫星设计寿命增至10年以上。 

建设高性能、高可靠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20年全系统建成后,北斗性能将与GPS相当,到那时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服务“一带一路”,北斗在路上。缅甸的农业、林业、土地规划,老挝的精细农业和病虫灾害监测管理,文莱的智慧旅游……目前,北斗系统已覆盖巴基斯坦、沙特、缅甸等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北斗三号卫星制定工程策略时,优先发射中圆轨道卫星。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将率先覆盖“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